端阳节 又称端午。清初,农历五月五日采蒲艾、悬黍角,儿童佩避兵符,系上续命索,饮雄黄酒,亲友相馈送。民国时,端午旧俗依然,在节日前,亲友馈送粽子、甑糕、油糕等礼品。此日大人早起,于日出前采回蒲艾悬于门前、檐口、窗上,以避邪祟,青年妇女和小孩胸前佩带香包,手腕上系以五色花线合做的“花花绳”。大人饮雄黄酒,给小孩七窍抹雄黄酒以避虻蝎等百虫。新婚夫妇同往女的娘家贺节。此俗直沿今日,惟喝、抹雄黄酒者已为数不多。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正当秋季之半故称中秋。唐代盛行中秋玩月,民间历来重视此节,尽管时处三秋大忙季节,但农民满怀喜悦,忙里偷闲,节前晚辈给长辈馈送月饼。中秋夜家家在当院摆桌供月饼瓜果敬献月亮,一家人欢聚月下边吃月饼边赏月。有知识的大人,还向小孩教诵李白颂月的名诗,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此俗至今依然如故。 重阳节 又称九月九或重九节。两晋时,便有重九登高避灾的习俗。本县农民视此节亦重要,农谚说:“九月九,佛开口(言指正是蔬菜旺季)”。但因三秋尚未结束,一般只在此日改善中午的伙食,由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长寿老人日渐多,本县于1986年重阳节前转发了省上建议各地每年于重阳节时,集体举行“敬老活动周”的文件,给这一古老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至1989年,县上于每年重阳节前后,都集中举办了大型老年人文体活动。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为民间给自己祖宗亡魂焚送寒衣之日,故又称寒衣节,俗称鬼节。清初,十月朔日祀先、献时食、送寒衣。民国迄今祭扫坟茔如故,除送寒衣外,其他祭仪同于清明节。 冬至 多在农历十一月上旬,又由于上旬的初四是孔子诞辰,故清初视此节为“尊师重道”节,老师率学生向孔子香案行礼,民间祭先拜贺,皆如元旦之礼仪,故又称冬至为“过小年”。民谚有学生向老师送礼说,“冬至一百礼,腊八一升米”。这日学生每人要给老师敬奉制钱一百文,并向老师叩首致谢。民国时除送米外余礼皆消失。新中国建立后,农家在冬至日只吃顿饺子或臊子面。从此日起“数九”开始,标志着严寒将临。 腊八 农历腊月初八,民间称腊八节,本为佛教节日。清初,腊月八日早饭贫富皆食七喜五味腊八粥,并以粥喂牲口、涂果树,以示畜产肥壮,结果繁茂。有前一日学生给先生送粥米,次日先生让学生食粥之说。民国初,本县产大米地区,在腊八日覃多用大米煮粥。旱原地区多以玉米大糁煮粥。粥内以豆腐、粉条和红、白萝卜为主,富者加上大肉。黎明前做好粥饭,先供家神,再邻居互送,后自食。家有出远门者储粥至除夕前,供远方归来之亲人食用。民国10年(1921)后,始废学生给先生送粥米之礼。今全县各地的腊八粥仍分大米粥和玉米大糁粥两种,不以地区而以喜爱选做粥种,粥中所加辅料,都比昔日丰富可口。 祭灶 清初,腊月二十三四,贫富祭灶,献鸡豚。民国时,祭灶用品除杀只公鸡外,要从市场买回由酒米加曲制成上嵌一个红枣的灶糖和自蒸的“灶山馍”,自烙的灶干粮,晚上祭品供于灶神香案上,祭祀后,撕下灶神图像焚化送其“上天”,接着全家吃灶糖和灶干粮。从次日起在三四天内,各家都要彻底的大扫除,名曰扫舍,对室内墙壁用白土重新粉刷一遍,有些青年人还要去汤峪温泉洗澡。此后七天集市贸易繁荣。除夕夜,在原香案处贴上新请(买)的灶神图像,并焚香表迎之。新中国建立后,旧俗逐年减少,灶糖绝迹,但扫舍直沿用至今,且更加细致。1980年后,市上复有大量灶神图像,请神之农民多系老年人和中年妇女,供奉如故,但只烙灶干粮,它习消失。 除夕 古历腊月三十,古称除夕、除日。本县民间至今称年三十,此俗历史悠久。晋代除夕,达旦不眠,谓之除岁。清初,除日岁首,贴门神、春联,亲友送酒肉。除夕前三四日,家家蒸年馍,制年菜。除夕日,贴门神、门旗、春联。春联一般为红色纸上写黑字,如有丧服,春联用绿、蓝纸写白字或用白纸写黑字。窗上贴窗花、室内墙上贴年画。祖宗香案供奉在上房的正中。天、地、灶、仓、井和马王六神像,两侧各贴一对联。晚上,由家中一人手持盛醋少许的马勺,将烧红的小石块放醋勺中,在家内各处巡跑,边跑边摇边大叫“吉利!吉利!”,以驱邪祟,名曰“打醋炭石”。之后,全家围坐一起饮酒、抄菜、吃饭,俗称“抄碟子”,以庆年终岁首合家团圆。此时,晚辈要向长辈敬酒,家长给媳妇赐“过年钱”,给小孩押岁钱,又称“坠命钱”。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此俗从简,今除尚有少数户于除夕夜“打醋炭石”外,其他习俗恢复照旧。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