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主要记述雁塔辖区农村农历习俗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一日古称“元旦”,辛亥革命后,以公历元月一日为“元旦”,改农历正月一日为“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是辖区汉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下旬开始,民众就赶制新衣,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后打扫房舍,购买年货。腊月三十日晚为“除夕”,下午家家贴春联、斗方,煎炒过年食品。傍晚,鞭炮齐鸣,燃蜡焚香,祭祀祖宗和家宅六神。晚上吃除夕饭,全家人围在一起,叙旧谈新,熬至半夜子时,放炮、烧柏朵、芝麻杆接神,喜迎新春来临。正月初一,人人早起,见面互相祝福问好。早饭饺子或臊子面,午饭菜、馍。早饭后穿新衣给长辈叩头拜年,串门玩乐。正月初二至初四走亲戚拜年,出嫁女儿和女婿同往娘家给老人拜年。外甥拜舅家,姊妹兄弟互拜。正月初三晚送诸神归天,初四下午送祖先回坟,初五“破五”,拂晓对空放炮,开始下地干活。正月初六至初十送花灯,父母给新嫁女儿送大灯,舅舅给外甥送耍灯。 解放以后,春节习俗除叩头作揖、敬神等习俗逐渐废弃外,其余都沿续下来,50年代机关增加了“团拜”,民众初一开始走亲访友。单位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举办球类、象棋比赛,书法、绘画展览,表演文艺节目。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始于汉代祀太乙神(传说五帝之上的尊神即上帝),《岁时杂记》载:道教把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汉时农历正月十五夜为方士筑坛祀太一神。是日,坛上张灯结彩,从黄昏到天明,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后传至民间,逐渐形成到处张灯结彩祭祀的习俗。 隋、唐时期,上元节由祀太乙神演变为赏月观灯纯娱乐性节日。唐时定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夜晚城内灯火齐明称“放夜”,有“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的盛况。此后,民间不断增添新的活动内容,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白天踩高跷、抬芯子,夜晚放烟火、耍狮子、闹龙灯。 解放后四十多年来,雁塔区人民政府每年于元宵节期间(农历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在大雁塔周围举办物资交流会,组织剧团演出,民间锣鼓、社火助兴,游人日流量万余人次,盛况空前。 【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清明节在公历4月5日,由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城内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赴郊外踏青。是日亦为传统扫墓祭祖节日,城乡居民拿着铁铣、纸钱去祖坟铲除杂草,修补坟茔,烧纸祈祷,表达念祖之情。解放后中、小学为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于清明前数日列队到南郊烈士陵园扫墓,缅怀革命先烈。 【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俗称端午节。由于气候转热,病菌易于流传,有“避邪除疾”的习俗。是日清晨,住户门上插艾蒿,给小孩佩带用香料制作的各样香包,在脸、耳、鼻点丹砂,成人饮雄黄酒,消毒避邪。此外,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早饭食粽子、油糕,节前或节日父母给出嫁女儿送油糕、粽子、绿豆糕等食品。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团圆节,刘侗在《帝京景物·春场》中说:“八月十五日祭月,女归宁……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在农村有烙“团圆馍”祭月赏月的习俗。节前近亲互送月饼、水果。是日下午家家烙一个大团圆馍及若干飥飥馍,内夹糖、芝麻、果仁,做花边,压云、月图案。于月亮升起时,将团圆馍、月饼、水果摆于桌上,全家人一起拜月、赏月。祭毕,品尝月饼、水果及飥飥馍,次日早饭时将“大团圆馍”切开,每人一块,给未归家和出嫁女亦留一份,以示全家团圆。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是时,秋高气爽,谷黄果红,三、五相约,登高远望,饱览秋色美景。父母给出嫁女儿送花糕,给外孙送耍糕。糕用精选白面蒸熟,圆形、塔状,二至三层不等,周围捏花边,每层嵌红枣,顶端有龙、莲花等图案,取“食糕诸事高”之意。1990年国家定农历九月九日为老年节后,雁塔区各机关、工厂、商店、学校和农村于是日多集60岁以上老人开展各种庆祝活动。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