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祭祖多供奉祖先牌位遗像,简单祭品。死者三周年后一般不再设祭。 另外,还有在清明节、冬至节举行祭祀活动的。届时族人集会祠堂,献三牲、行三拜九叩礼,化纸钱。还有请戏班酬祖赛戏者。后子头乡作善村至今仍举行此祭祖仪式。 家祭之礼,至今犹存,唯祠堂已拆除殆尽。吃神祗会与清明、冬至祭祀之风亦不多见。 三、邻里 1.洛川群众向来重视和睦邻里,俗谓“远亲不如近邻”。互助协力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婚丧大事协力互助:每逢结婚庆典,全村各户出力帮忙。从办宴、接待,到各项杂务劳役,都有较细分工,井井有条。丧葬大事时,从病危开始,村中各户几乎都去探视。人死后,协 助更衣停丧,办理挖墓、抬埋等出殡事宜。婚丧期间,同族近友人家尤其卖力。 修建房屋协力互助:修窑盖房工程量大,非一家一户力所能及,则全村劳力出动帮工,俗称“帮忙”。特别是修窑合龙口,盖房上梁,帮工的人更多。对帮工主人只需便饭招待,不计报酬。近些年修建之家包工于人者渐多,帮工之风渐减。 耕种收割换工互助,农具牲畜也可互相调剂使用。 2.邻里组织。 尊老互济会:农业社会中生产经验和生活知识靠老年人传承,尊老习俗由来已久,所谓“天下达尊者三:德一、爵一、齿一”。清代,洛川亦有乡饮礼,每年冬春孟月在儒学内举行。主人为县令,宾客即择乡里年高德重之人。宰牲具馔,引导乡民尊老尽孝,内睦家族,外和乡里。至民国时,还有“老人会”,该会设会首一人,由有年迈老人之数家或数十家组成,互助互济办好老人丧事。如遇某家老人去世,会首即按协定的章程收集资金,全体人会者齐心协力帮助办理丧事。丧事完毕,丧者之子便成为当然会首。依次类推,至人会各家老人丧事办完,方可散会。 敬老院与老人协会:新中国建立后,尊老之风更具新义。经政府提倡,部分乡(镇)建立了敬老院,有的村建立了老人协会,60岁以上老人多为当然会员,在协会的照顾关心下安度晚年。风栖镇东街老人协会1985年8月有30多名会员。村委会按章程每日为每个会员发牛奶半斤,面包一个;每月给男会员发理发票一张,每季度给女会员发香皂一块;每月组织会员看一场电影;每年给老人检查身体两次;每年春节组织老人旅游一次;每年正月初九为老人节,全村青少年为老人拜年。为了使之成为定俗,并制定了“老人协会”章程。1988年后,改为每月给会员补助钱8元,一直延续至今。 请会:旧时邻里结社集资救急的组织称为“请会”。由一富裕人家领头,名为会主。会主倡仪邀请乡里素有来往之数家或数十家至家聚餐会宴,名为“吃会”。按议定的集资份数金额交给会主,名为“垫会”。集资后,根据客人所需的急缓程度,采取投标办法确定付息标准,资金即归付息最高者使用。一般以一个月为期。到期后,使用者把本息如数交给会主。资金周转之法依此类推。“请会”组织各人如恪守信用,可维持数十年。如遇天灾人祸或其它原因,用款者无法偿还本息,叫做“烂会”。 请情会:组织形式及集资办法略同请会,但使用资金的人不付利息。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