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学雷锋学先进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铜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开展过群众性的学先进、赶先进活动。人们学习过志愿军英雄黄继光、罗盛教、邱少云,学习过解放军战士雷锋、王杰、欧阳海,学习过焦裕禄、王进喜,学习过大庆人的“三老”、“四严”作风和大寨人的艰苦创业精神,学习过“南京路上好八连”等。这些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以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曾经极大地激励、鼓舞了全市各条战线的人们,成为推动铜川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动力。其中,尤以学雷锋活动开展得广泛、深入、持久。 1963年,铜川市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了“学习雷锋革命精神,走雷锋成长道路,像雷锋那样工作、生活和战斗”的活动。在学习活动中,相继涌现出了许多雷锋式的先进人物。铜川市第四中学(原黄堡中学)周翠兰等3位同学,在雷锋精神鼓舞下,坚持每天放学后到学校附近的吕家崖村,帮助军属吕奶奶担水、买煤、买菜、做家务活。不久,这件事被学校党支部发现。1965年春,在纪念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2周年大会上,党支部表扬了这3位同学,并正式命名这个小组为“学雷锋拥军优属小组”,还赠给小组一根扁担和一副水桶。从此,小组的同学始终如一地坚持做好事,尽管小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学雷锋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直未变。这个小组已先后22次被教育部、团中央、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以及中共铜川市委评为“学雷锋先进集体”、“拥军优属先进集体”、“助人为乐先进单位”、“社会主义建设新长征突击队”等,19次出席中央、省、市表彰大会。与此同时,铜川还涌现出了坚持学雷锋27年从不间断,利用业余时间为职工、群众修理各种类型的手表8800多块、家用电器2500多件的市邮电局工人杜学敬;坚持岗位学雷锋,三尺柜台树新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新风百货大楼营业员古凤琴;坚持踏着雷锋的足迹前进,艰苦朴素,克己奉公、乐于助人的省煤炭建设公司建材厂民事调解员杨凤莲;坚持学雷锋,踏踏实实工作,实实在在做人,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学雷锋先进个人的城区干部何乃仓等。 学雷锋活动遍及全市各条战线,各单位都组织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学雷锋小组,坚持开展学习活动。人们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月”、“文明礼貌月”、“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九月的“教师节”和“敬老节”、“十一”等活动和节日,普遍组织有针对性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学雷锋、做好事、送温暖活动,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弘扬了新的道德风尚。1989年,党中央重新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并决定每年3月为学雷锋活动月。这年的活动月中,全市各界群众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活动,32万多人次做好事25万多件,使1000多个单位的职工和20多万群众进一步受到教育。活动月过后,人们又坚持岗位学,持续送温暖、办实事。在当年全省举行的“三秦活雷锋”评选中,省崔家沟煤矿矿山救护队、王家河中学“十八姐妹学雷锋小组”、耀县南街小学“刘胡兰小组”榜上有名,4人被命名为“三秦活雷锋”。 二、文明礼貌活动 (一)城市“三整顿”活动 1973年,在市委书记张铁民倡导下,市革委会成立专门机构,在全市开展了“三整顿”(整顿市容卫生、社会秩序、服务态度)活动。成千上万名机关干部、工人、解放军官兵、学生和居民纷纷走上街头,深入小巷,清除垃圾,擦洗门窗,疏通沟渠;沿街设立监督岗,使市容卫生面貌焕然一新,服务工作热情周到,社会秩序井然不紊,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为此,外地不少人曾来铜川考察学习。此后,铜川的“三整顿”活动时断时续地坚持了下来。 (二)“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1981年,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爱委会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开展文明礼貌活动,大兴五讲四美新风》的倡议,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提出: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卫生、讲秩序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使我国城乡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面貌有一个根本改观。全市人民积极响应这一倡议,广泛开展“五讲四美”活动。各级党政机关都制订并推行文明礼貌用语,企事业单位制定文明服务公约;各单位对门前院内的卫生、秩序等实行了责任包干。1982年3月,铜川开展第一个“文明礼貌月”活动,活动中心内容是搞好环境卫生,整顿公共秩序,提高服务质量,解决“脏”、“乱”、“差”问题。在文明礼貌活动中,还进行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文、热爱党”的“三热爱”教育,把“三热爱”教育与“五讲四美”活动融合起来。1983—1984年,又开展了第二、第三个“文明礼貌月”活动。1984年9月,市五讲四美三热爱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加强了对这一活动的领导,制订了《铜川市民文明公约》、《顾客须知》、《乘客须知》、《游客须知》、《观众须知》,并广为印发宣传,使之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编写了《社会公德教育教材》,在青少年中开展了德育教育。全市1000余所中小学坚持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活动。在城乡开展移风易俗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到1989年,全市成立村委会、居委会红白理事会617个,为群众新办、简办婚丧事2850起,节约资金80余万元,节约工时10万多个。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