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月六 农历六月六,民间传说是一年气温最高之日,称“龙晒衣”,惯于此日曝晒衣物,防潮防蛀,谓“晾箱”,习俗至今犹存。三伏天,进伏第一天,大人小孩喝凉开水,冲“酸梅六益散”除热祛暑。农村牛(对公牛结扎手术)也在这天进行。 县北城外有东、西二“平浪宫”,每年六月举行庙会,诵经演戏持续半月,以六月六为高潮。东庙由大商贾主办,西庙由船代公主办,感谢神灵保佑水上平安,称为“谢将”。东庙会于抗日战争期间停止,建筑毁于“文化大革命”。西庙会持续到1947年停止,建国后用作粮食局公房,1983年水毁后改建为城堤纪念塔和抗洪展览厅。 七、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亲友以月饼、酒肉相赠。午间设宴饮酒,主菜为“笋鸡焖板栗”。入夜焚香祭月,家人团聚分尝月饼、水果。1947年以前尚有设宴赏月之俗,由于中午饮宴,晚餐仅食月饼、水果。至今仍于中秋团聚,共食月饼,互送果、酒,寄佳节思亲之情。 八、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重九登高之俗,文人有宴赏篱菊饮酒赋诗之举。此俗在抗日战争初期停止。1987年定为“老人节”。 九、冬至 冬至即寒冬进入盛期,以食羊肉为节日主食。旧时还焚香祭神,抗日战争开始,此俗渐消。 十、腊八 农历腊月初八,早餐以五谷及各类副食煮粥,谓“腊八米汤”,其原料丰富多样,有大米、麦面、黄豆、胡桃、枣子、百合、花生、桂元、黄花、木耳、大肉、豆腐、白菜、萝卜、菠菜等,碗面添放油炸面花作装点,富户还有放入各种海味,各家互送。此俗至今仍存,惟原料不如过去繁多,互送者也少见。农村在腊月初五日,用五种豆子煮食,名“吃五豆”,此俗已废。 十一、祭灶 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祭灶,又称“过小年”。这天各家焚香敬神,为灶君供奉“灶糖”,农村供“灶干粮”。有的杀红公鸡一只为灶君坐骑,送灶君上青天,祈祷“好话多说,瞎话免言”。在灶君神位两蒡贴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横额写“一家之主”或“奏善堂”。祭灶后将旧灶神烧掉,腊月三十日再贴迎新的祭。灶后家家要打扬尘,扫庭院,进行一次大扫除。准备年事有“炒七不炒八”的习俗,二十七日炒黄豆、瓜子、花生、爆米花和包谷花,二十八日蒸馒头,二十九日下卤锅、定碗子(蒸菜),室内陈设摆饰整齐。较大商号或殷实人家,提前几日开始做席,贫者要有肉过年。 祭灶之俗在民国三十七八年间,已经冷落,逐渐消失。但从“小年”开始即打扫卫生,选购年货,准备吃的习俗仍延续至今。 十二、除夕 腊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是农历最后一天,家家贴春联、换门神、清灶爷、挂灯笼,门口中间挂“柏大叶”,书香人家将珍藏书画精品悬于堂前,农村富户将祖宗画像、族谱置于中堂,厅堂书“童言不忌”四字。清末民国年间,大门一般贴“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或“春至百花香满地,时来万事喜临门”。但各家按各自不同门第身份、行业贴出各具特点的楹联。建国后,中堂换贴毛主席像;“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政治挂帅”,各家室内以领袖画像代替山水、花卉、字画。1978年后各种年画丰富多采,供人们自由选购。 午间,具牲礼祀神、祭祖,全家聚餐“团年”,非常认真隆重,出远门者尽量在“团年”饭之前赶回。但出嫁之女不能围桌吃“团年”饭,如果住在娘家也只能在门外、磨道另吃。 除夕夜,为祈求来年喜庆,人寿年丰,举家明烛焚香,坐以待旦,谓之“守岁”。小孩燃放“滴滴金”取乐。山区挖大树根或大木头在炉中燃烧,家人围炉,叫做“煨年庚”。午夜出“天星”,焚香敬神,室内燃大盆火,预兆吉利。把火烧旺,象征来年“红火”,诸事顺遂。但腊月三十也是高利贷者逼债最紧之日,穷人无力还债者,多外出躲债,直到“出天星”过后,才敢回家。 建国后,迷信色彩的旧俗,大都废弃,留存的习俗已赋予弃旧图新、团聚共勉、规划来年之新意。近年城市守岁之夜,全家围坐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凌晨燃放爆竹。乡间全家包饺子,小孩在院场游戏。城乡多不再坐以待旦。 十三、法定节日 建国后,一年内法定假日七天。“五·一”一天,“十·一”两天,元旦一天,春节三天。逢春节或元旦,机关、学校、工厂扎彩门、挂红灯、插彩旗,有的组织文艺活动。青年多择假日结婚。另有“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九·十”教师节,“九九”(重阳)老人节,部分放假半日,或有文艺活动。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