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 旧时,衣料以家纺家织的土布为主。土布宽30余公分,纹理粗劣,优者为“锦庄”,送染房上色。贫者多以木籽叶煎煮,埋于烂泥中,或将烂泥搪抹布上,晒干洗净,复2~3次,色灰黑,即可剪用。富者多为府绸、花丝葛、机布等。 清初,衣服甚宽大,尤尚朴素。富者皂布长褂,外素内华。劳动者穿布衫,工作时辄将下襟扎于腰间,颇类川习。光绪年间,绅衿妇女着衣窄小,长不及膝,胸膛手腕束缚至不能屈伸。未几又改为宽大。 民国时期,富者夏穿纺绸长衫,冬着平布长袍。礼服为细料长衫,外套团花缎面马褂,头戴礼帽。妇女着短装,头戴抹额。劳动者冬夏着土布大襟短衣,抄腰裤。入冬扎裤脚、束腰带,紧身防寒。夏戴草帽,冬戴瓜皮(帽)或以丝帕、白布缠头。抗日战争时期,机布输入,丝织业有发展,衣着随之变化。公务人员和官绅除着长衫长袍外,亦穿中山装、西式裤。学生穿学生装。妇女则着两截服。男女喜宽、大、短,崇尚青色。外长里短,整齐端庄。解放前夕,城镇妇女时兴旗袍,袍长及膝,显露丰满、苗条美观。 解放后,土布被机布取代。男女均着两截服,妇女改大襟为对面襟。20世纪60年代,青年男女喜着草绿色红卫服、军便服。70年代,服饰样式单一,变化不多。80年代,衣着讲究美观,款式新颖,色彩鲜艳,质料精细。涤纶、混纺,已渐普及。男穿中山装、红卫服、西装、港衫。妇女改进更大,夏季连衣裙、超短裙、旗袍……冬着滑雪衫、呢大衣。下身时兴牛仔裤、萝卜裤、健美裤等。 民国时期,喜穿布鞋。解放后,改穿解放鞋、塑料底鞋及各式皮鞋,穿手工做布鞋者城镇极少。 妇女装饰旧时亦甚讲究。姑娘留独辫,长齐股,尾端束头绳,两鬓带花卡。结婚妇女则挽成髻,横贯银簪,竖插银泡。富者戴耳环、手镯、戒指,胸挂牙签。解放后,装饰改变,妇女留短发。今多喜烫发,少数画眉、抹口红、戴耳环。手表在城镇及川道农村基本普及。 清时,男人留长辫。民国时期,多为和尚头,公教人员留平头、分头、背头。解放后,时兴青年头、一边倒,现在青年人讲究寸头、爆炸头等。 饮食 川道民食以大米为正宗,山区以苞谷为主粮。佐以小麦、红薯、豆类等。主食有米饭、拌汤、麦儿粥、菜豆腐、米汤、蒸馍、火烧馍、面条等。每日2餐,劳作3餐。苞谷米(面)亦可作馍、作面、作干饭。山区秋淫,苞谷秋封,剥籽磨“浆粑”,贮于木梢内发酵,食时舀出水煮,味香酸醇,经月不坏。 汉阴盛产蔬菜,副食种类颇多。以白菜、萝卜、莲藕、菠菜、豆制品、豆角、黄瓜、茄子、豇豆、芹菜等为正宗。精菜有木耳、黄花、香菇、鲜笋、粉条等。肉食有猪肉、羊肉、牛肉、鸡、鸭、鱼及麂、獾、野猪等山味。 汉阴人民好饮食,嘉庆《汉阴厅志》载:“性嗜口服,多事田渔,虽蓬室柴门,食必兼肉。”清初,肉价高昂,商民逢朔望日始买肉待伙计,俗谓“打牙祭”。乾隆之后,承平日久,肉价暂廉,卖柴草自市上归者,扁担头常挂有肉串,此习今沿。农民过年非杀猪不可,加盐醃制,悬于灶头,任其火烤烟熏,肉呈绛红,食之别有滋味,谓之“腊肉”或“干脯”。熏干取下,藏于稻谷中,可免生虫。客至取出,火烧水煮,伴以蔬菜炒之,或作凉盘食用。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