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春节期间的重要节日。本县又称灯节。从正月十三开始,蒸面老鼠,内包豆腐萝卜,又叫“锥把子”,每个神位前供三个,竟不知为何把老鼠献给神吃。俗话说:“三十夜的火,十五晚的灯”。十五晚上,凡是有人烟和坟墓的地方都有光亮。即就是孤寡绝嗣、外出无主的荒坟,也有人代为送灯点亮。各户居室内外,厨房、仓库、磨坊、牛圈等都是一片光明,叫“照旮旯”。不能点灯的大型农具,也用三张黄表纸叠成三角形压在上面。敬神祭祖,一连三日。 元宵节的饮食,城乡各异。城里早餐多吃油茶泡麻花,中午吃米饭,晚上吃汤圆。农村很少吃汤圆,早餐吃蒸馍,中午吃米饭。过节前家家都接女子回娘家。乡下有少数土著人,元宵兴蒸灯馍。用面粉做成十二个灯窝(一年十二个月,一月一个),每个馍上捏十二个角,象征十二个月,馍熟拔笼时,看那个月的灯馍窝里蒸馏水多,就预示了那个月雨多,反之,那个月天旱。当晚在灯馍窝里盛上香油,放捻子点灯敬灶爷神。东区部分地区蒸牛馍(形状似牛),内包豆类,表示六畜兴旺。元宵节后,人们就转入春耕生产。 正月十六日,家家老少结伴出门,沐浴春光,踏阡踩陌,观景游乐,叫“游百病”。谓经此一游,百病皆除。县城每年这天中午举办社火会演,选男女幼童扮演古戏人物,四个强壮劳力抬着游街,还有高跷、芯子、蚌壳舞、荷花舞(踩水波浪)等,颇吸引入。农家妇女常年不上街,而若“正月十六在家做活,就要百病缠身”,便乘此机会乐游一场。很早的时候,还有妇女头上插柏朵,到城里游百病的习俗。游百病的人川流不息,直到社火耍毕才高兴而归。 建国前,洵阳经济落后,贫户居多,大部分人年过得并不快乐。农村富户,腊月中旬就雇人推面碾米,杀猪宰羊。穷人过年常说“过紧”,家中缺麦少米,有油无盐,平日有事东挪西补,债台高筑,年关来临账户盈门,妻子儿女要这没那,过年自然就没了兴趣。有的借几升麦子蒸年馍,用一升黄豆做豆腐。即使稍微殷实的人家,也只蒸少量的麦面馍,大量蒸玉米面粑,过年割二斤大肉,灌四两酱油,揭一张红纸,请一张灶爷;桌上待客,碗里装菜面上盖几片肉,三五天把客待完,年也就过罢了。穷人把年关叫“难关”,故有“富人过年,穷人过难”之说。 旬阳自西汉置县后,境内居民迁徙无定,变化纷繁。现在居民中,土著稀少,多系明清两代外省、外县移民的后裔。初时风俗各异,相差甚巨。近代以来,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在频繁的交往中,原来形态各异的各种民间习俗互相渗透,渐趋融合,形成以城镇为代表,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建国后,这些风俗又多随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春节习俗亦然。建国后,旬阳春节活动内容中祭祀、守夜、叩头、忌讳等一些带有迷信、落后色彩的习俗,逐渐被淘汰;积极、健康、有益的一些活动被传承下来,如春联、门画、家神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花鼓、山歌等增添了时代气息。“文化大革命”中提倡过“革命化”春节,大年三十修“大寨田”,怕吃好喝好变成“修正主义”。1979年以后,传统春节风俗得到恢复。 二、其它节日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相传为“龙抬头”日。这天妇女不敢做针线活,怕扎了龙眼,不给地里下雨。 清明节 各家祭祖扫墓。城里人,给祖坟插香、烧纸、放炮、挂“清明吊”;农家不插清明吊,在坟台四周压白纸或黄纸。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禁火食冷食。建国后,清明时节,各机关、学校要组织职工、学生给烈士扫墓,踏青春游。 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旬阳人叫“过五月端午”。这天家家门上插菖蒲、艾蒿,有的还插石榴花,饮雄黄酒,酒中泡蒜和艾叶,用此酒给孩子涂抹耳鼻,以防毒虫钻入。给小孩做香包佩戴,以祛邪避秽。时值农家小麦登场,用新麦做醪糟。城里人主要吃粽子,还相互馈送。端阳午饭后,江边人都下河看龙舟赛。 六月六 “六月天气热难当,六月六日晒衣裳。”城乡官民都在这天晾晒衣裳,以防虫蛀。 七月七 七月初七是七巧会,旧时的闺女节日。这天供奉织女(又叫巧姑娘娘)。每逢七夕,一群闺女聚集在一起,备好豆芽,将一大碗清水放在桌上,然后一个一个地掐豆芽,把掐去了豆瓣根的豆芽杆投在水面上,借灯光看浮影花不花,花者为心灵手巧,日后能挑花绣朵,描龙绘凤;不花者,为心拙手笨,不会做针线。此俗不普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