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CHAAD] 民众对吃食较为考究,平素饭食花样繁多,若遇年节、来客或庆典,饭菜更为丰盛。油馍、饹、圪凸、烙饼等寻常可见,煎饼、凉粉为脍炙人口的风味名吃。 菜蔬 本县土产蔬菜单一,洋芋、红薯、白菜、萝卜为主要蔬菜,每到秋季,家户多淹制酸白菜,供冬春吃饭调菜备用。1978年以来,市场趋于活跃,关中产蒜苗、蒜薹、油菜、菠菜、韭菜、黄瓜等新鲜蔬菜早春时便涌入市场,居民、农户膳食习惯随之改变。 县人喜欢一肴多味,偏爱酸辣,注重主料色味,喜爱佐料咸鲜。 猪肉烹调,多见的有红烧、清蒸、过油、小炒诸法,经精工制作,有“八碗”(八样肉菜)、“十三花”美称。 羊肉多用于水饺馅,亦食炖羊肉、手抓肉等。 鸡有清炖、红烧和小炒诸法,唯卤鸡最受青睐。 蛋的吃法有炒蛋、蒸蛋、煮蛋和蛋汤,农村多用荷包蛋待客,城镇以炒蛋为上菜。 风味名吃 煎饼 为瓦窑堡一带传统风味食品,因文火摊煎而得名。煎饼采用荞麦糁加水拌成糊状,以手搓揉至面筋,兑水后经纱网过滤在铁鏊上摊制而成。饼成椭圆形,碗口大小,薄如纸,白似银,具韧性。食用时,往往卷以猪头肉、红烧肉、酥肉、鸡肉、炒菜、凉拌菜、热豆腐、豆腐干等,配以醋、蒜汤、油泼辣子,醇香扑鼻,酸辣味浓,具有生津解暑功用,素为县人待客佳肴。逢年过节,家家享用,煎饼摊则常年不断。据工商管理部门统计,1990年,瓦窑堡有煎饼作坊104家,日销售额5000余元。 凉粉 为境内风味名吃,有绿豆凉粉、荞面凉粉、洋芋凉粉区别,尤以绿豆凉粉受人青睐,在陕北一带享有盛名。绿豆凉粉采用上好绿豆,经研面、浸泡、过滤、沉淀等工序成绿豆粉面,再加水兑矾至糊状在锅内文火煮至稠而熟时盛放器皿冷却而成。食用时切成条(块)状,并拌以酸辣汤食用。成品绿莹莹,颤悠悠,灿如美玉,细如腻脂,看似柔嫩,晃若轻烟,实则坚韧而富于弹性,可切成细丝挂钩叫卖。荞面凉粉采用上好荞面经熟制工艺制成,颜色灰白,味美可口,切成条(块)状加调料即可食用。洋芋凉粉采用洋芋淀粉加矾熟制而成,颜色明净黄亮,味醇爽口,亦为凉粉中的佳品。 案糕 又称枣糕,为境内传统风味名吃,在陕北一带闻名遐迩。据史料载,瓦窑堡案糕制作始于清代乾隆年间,民间采用软谷米浸泡后碾成米粉,密箩筛滤,经笼蒸放置案板(即擀面板)揉搓至均匀、细腻,用擀面杖擀成薄片,放入适量熟枣泥,卷成层状,案板抹熟油后将糕置其上即成。食用时用刀剁块,香喷喷,酥软可口,黄灿灿,令人馋涎欲滴,为瓦窑堡一带待客佳肴。 居住 民众习惯居住窑洞。窑内盘炕,留炕洞烧火取暖。部分人家安“地灶”(即在门口留火洞,烟火通过脚地出烟囱),备冬春取暖使用。 县内窑洞有土窑、石窑、砖窑区别,三合院、五合院较为普遍。民国时期,高门大户大多建住砖窑,一般人家则多掘土窑洞居住。建国后,砖瓦结构住宅日趋普遍,至1990年,城乡大都建住砖窑,土窑、石窑依稀可见。 境内建砖窑有支碹习惯,即使有可供作土碹处也是挖平再支碹,缘为支撑的碹能保证窑面正、宽窄同之故。 房屋的修筑数量很少,建国前,富豪大家多修筑木结构房子,内有梁柱,顶用瓦片铺盖,居住用房往往设顶棚。混合结构平房的修建始于80年代,近年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且宅基地日渐紧缺,人们仿效城市建筑式样开始修楼盖房,一般为一层,也有在上面加盖卜壳窑。 居室陈设因家境而异。清末民国初,富豪人家置有顶箱、大柜,炕铺苇席毡毯,贫民则以泥抹壁、柳条编箱、石板支桌、炕铺苇席。建国后,居室陈设渐趋适用、豪华、美观。 通行 建国前,本县交通落后,妇女出门、走亲戚,讲究骑牲口。有权势者多骑高骡大马,平民徒步居多。中老年人逢集遇会,习惯身背搭裢(线织口袋)。 建国后,境内公路开通,先为乘坐架子车,而后以自行车代步,现在多乘坐拖拉机、汽车、摩托车、三轮车,步行者极少。 器用 建国前,农户以土石垒灶,使用陶瓷盆碗器具,摆设图简单适用,不尚讲究。普通家户,均有米面柜、炕箱。富裕人家置方桌、长凳,用于年节供奉及宴席待客。盛粮食用囤,有用泥依缸样制作,也有用植物条秆编制经泥糊洞而成。囤有高低之分,高囤称“架囤”,可盛粮食八九石,低囤称“席囤”,一般盛放量少粮食。灶房器具以陶器为主,有缸、坛、罐等。铁制农具有镢、镰、斧、锨、钯、铧等,麻革农具有绳、索、麻袋等。烧火用“吸灶”,照明用木制高脚灯台,圆形灯盏,饭锅均为铁铸,案板以柳木制做居多,夜出提纸糊灯笼,睡土坑、铺羊毛毡已成习惯。 建国后,人民生活得以改善,日用器具逐渐由低档向中、高档发展。土石灶普遍改用混凝土或瓷砖罩面,碗、盆、杯、勺改用搪瓷、铝合金、塑料制品,粗瓷碗盆尚不多见。自60年代始,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等中档商品开始为家户使用,大立柜、高低柜及各类桌椅也相继在农家出现,个别人家开始摆设沙发、茶几。1978年始,组合家具为县人喜好,家用电器渐成家户摆设,业余时间看电视、听录音渐成习惯。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