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节令俗多礼繁,一年四季月月有节,如春节,“人七”(正月初七)、元宵节、正月二十三、二月二、三月三、清明节、端午节、六月六、七月七、中秋节、重阳节、十月一、冬至、腊八、腊月二十三等,尤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节令最为重视。 建国后,县人对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亦举行规模不等的庆祝活动。 除夕和春节 除夕和春节为境内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民众历来有节前洒扫庭院习惯,家家户户皆以石灰水刷窑洞、院墙,窑内院里修葺一新,衣服、器具全着意刷洗,不论男女俱要理发,讲究不连“毛”过年。 除夕清晨,家家户户张贴春联于门窗、碾磨、牲畜圈,如家户亡父母,当年不贴春联,次年贴黄纸春联,第三年贴绿纸春联,第四年方贴红纸春联,以示尽孝尽忠,此俗尚在沿袭。 除夕这天,县人还有上坟、打冰、垒火塔、抢担水习俗。 早饭后,合家老小上坟祭奠,将各种年饭供于坟前,洒酒水,烧香纸,叩头拜年,燃放爆竹数响,意在邀亡灵共度佳节。 这天,各家都须添满水缸,最少要够正月初一足用,缘为初一不动水担之故。 临近黄昏,家家户户出动打冰块,分别置于院门、窑门、牲畜圈口,此俗建国后废除。 上灯后,民间有院落、坟地点燃火塔习俗。火塔呈锥形,用煤数十斤,经五六小时方熄。此俗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有所遏制,近年日盛。 晚餐多系煎饼、八碗(酥肉、排骨、红烧肉、鸡肉、丸子、炖肉、清蒸羊肉、腊肉,也有的不全是这8样)、酒和各种炒菜。 至夜,室内灯烛、室外灯笼通宵不灭;燃放花炮至新的一年来临;晚上有彻夜不眠者,称“守岁”和“熬年”;家长给小孩赏“压岁钱”(一般连同蒜、面兔等一块压于枕底)。 当雄鸡第一声长啼,各家打开门庭,争先燃放爆竹,谓之“开门炮”。天亮后,“文化大革命”前时兴幼辈端酒壶、菜盘给长辈拜年,现在依稀可见。正月初一早餐为一色的水饺拌粉汤,饺子喜好包有一二枚硬币,据说谁吃出谁有福。晚间,有的人家喝米汤,谓“初一吃了米,正月不忌米”;的有人家吃捞饭,意在捞金钱,图“一年四季财源茂盛”。 初一以后,新婚夫妇要拜妻家、走外家,亲朋好友往来互拜,倘遇人家有小孩,客人须赏“长岁钱”;邻里之间互访,一般将年饭赏小孩,以示抬举。 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整个正月乃至一年中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县人有赛花灯、闹秧歌习惯。城乡皆在路口、院落悬挂各式各样花灯供人观赏。秧歌队全在这天出演,每到一地讲究唱秧歌助兴,一些传统节目,诸如打腰鼓、跑旱船、踩高跷、舞狮子、唱道情、演小戏等至今保留。农村秧歌队往往挨门逐户转院子,每到一家,出演大场子、小节目祝贺新年。至晚,村中扎“公场子”,演、说、唱、乐,至深夜方散。南沟岔、涧峪岔两乡尚有灯场会习俗。届时,用高粱秆、彩纸作灯,广场布置呈一定图形,有“九曲连环”、“八卦阵”之称。灯会时,由秧歌队领头进场转灯,观众尾随而至,往往前不见头,后不着尾。整个灯场明烛辉煌,笑语欢歌,游人嬉戏逐闹,尽情作乐。 这天家家备办晚宴,隆重程度不亚除夕,煎饼、米酒为主要食物。旧时农村于这天举行仪式敬家神(喜、财、福、禄、贵5神),现已废除。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