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丧葬 旧时对老人的百年后事,在健康时已预作准备,以示儿女的一片孝心。一般在60岁左右,就开始为老人购备寿衣(老衣)、寿枋(棺材)、寿布等。对寿枋十分讲究,多以柏木或松木制作,讲求8大块(由8块木材组成)、4页瓦及4寸樽子(木板厚度),择吉日“全材”,并宴请亲朋,称为“上材底”。棺材制成后,内用松香涮一层液,冷却后,即成一完整的黄壳。据说,木朽后,松香层仍完好。外用生漆刷数遍,然后放厅房一角。寿衣多用缎料制作,备5~7件,男为长袍短褂,女为上衣下裙。还有的请阴阳先生看风水,择阴宅,打墓并用砖砌墓,称为“砖箍墓”。这些讲究都是家道殷实的。贫苦者,多在死后根据财力临时制备。 老人断气前,即由炕上抬到准备好的板床上,并烧倒头纸。断气后,要请人整容、擦浴、穿寿衣,口含珍珠或铜钱一枚,然后用白纸蒙面。男停尸中堂,女停尸内室,脚下点油灯一盏,门口贴白纸,晚辈举丧典拜,向亲友报丧。决定入殓、发丧日期及时辰。设灵堂,献祭糕,挂寿帘,挑魂幡,点蜡烛,燃香火,灵前用麻袋装麦草置于两侧地上,孝子披麻带孝,跪坐在草包上守灵,称“坐草”,彻夜不眠。 老人丧后入棺,一般男死舅家有人参加,女死娘家要人参加,对死者的死因、准备的棺木、衣物及丧事安排方面均无异议时方可入殓,孝子痛哭,向死者告别。 在灵柩下葬前,由外甥或女婿手执松柏枝,打灯笼,进入墓室内, 用柏树枝打扫墓室,称作“扫墓”,意寓死者住入干净的新居。 发丧前一夜,亲友必至,丧家举哀,吹手奏乐,富户还演皮影、木偶或秦腔大戏。家境一般的雇请自乐班,近年来还有放电影、录像的。至亲友之祭礼,要孝子列队,吹手引路逐户由大街十字口或坟地迎回,迎至灵前,亲友向死者行礼,祭奠酒。奠酒讲究三拜九叩、踏四角等,善奠酒者,1人可奠酒2小时,祭毕继续守灵。 民间一般从死者断气到发丧,要停尸3~ 7天,视气候、年龄、威望及丧主家境等而自行决定。发丧日早晨举哀,孝子、亲友再绕棺木见死者最后一面,然后开始盖棺、钉盖。至起灵时辰,将棺抬放在有龙头龙尾的棺罩内,讲求36抬、48抬。棺罩前由孝子牵纤拉灵(寓意孝子送老人灵柩)。鼓乐开道,至墓地下葬填土,堆土高1.5米以上,然后举哀、烧纸、立碑后返家。送丧期后,丧主要设宴款待亲友乡里。 下葬后,连续3夜,由孝子在坟周围烧麦草火守夜,称“打怕”,寓意迁新居害怕,由孝子燃火为其壮胆。从死者断气日起,以7天为一七,在头七、二七、三七……终七(七七),都要去坟地请灵,在家设祭。大祭有三七、七七、百日、周年、三年,亲友都来祭奠,丧主均要以宴席招待,祭奠规模大小不等,3年后即不再作大的祭奠活动。 1949年后,丧葬习俗逐渐改革,坟墓上山或平地深埋不设坟堆等,逐步有所推广。1977年在市北建起咸阳第一座殡仪馆(火葬场),城市火葬已有所推广,国家机关干部亡故,按规定都实行遗体火化,带动群众丧事改革。农村仍以土葬为主。为了贯彻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本区基层自发组织的红白理事会有128个,指导及操持办理当地丧事,为民解忧。 回族丧葬与汉民不同,初丧要向当地回民一一报丧,对死者要赤身沐浴,男尸用白布3丈6尺、女尸用白布4丈2尺缠裹尸体,然后由阿訇诵经后,装入活底经匣(棺材)。埋葬时,孝子引路,送葬亲友尾随至墓地,由阿訇再次诵经,将经匣底抽开,移尸墓穴,然后填土成驼峰形土堆。葬后有七日、一月、四十天、百日、三年之祭。
上一页 [1] [2] [3]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