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例如前面是一座山,灵柩需抬上去。他便祈祷“山神”和为抬灵人鼓励。唱道: 土地老公公, 请你显神灵。 道路清扫净, 保我丧事宁。 来日备长香, 祭祀谢神灵。 (锣鼓) 再叫众亲朋, 协力往前行。 脚踏千层石, 手扯万年藤, 送灵登高山, 孝子谢恩情。 一路上,孝歌声、哭泣声伴着锣鼓、鞭炮声,停停走走,歌歌唱唱送到坟地。“下葬”时,还有仪式。如“撒五谷”,孝子接“五福”、“掩土“、“谢恩”等,“歌先生”都有说词。待掩埋毕,方算丧事结束。 出殡之前的一件大事就是寻找“龙脉之穴”,靠的是风水先生。选择“风水宝地”主要是看坟墓的环境,一般要求是避水居高,南北走向。葬地选定后请人先打金井(穴坑)长九尺左右,宽三尺三寸。俗话说:“天下棺,三尺三。” 地方上有名望的大户人家对出殡特别重视,仪式特别隆重。送葬队伍浩浩荡荡,一路上鼓乐喧天。前边挑的是死者的“冥旌”,接着是彩旗、仪仗队、挽联、孝幛、各种纸扎,寿木上盖着白绸扎成的丧罩(称“灵柩罩”)。抬棺达二十四人之多。孝子在灵柩前匍匐拉纤,拄着哭丧棒,声泪俱下,缓缓而行。另有两人,一人打灯笼,一人提一筐香蜡纸钱沿路抛撒,此称为亡人交付“买路钱”。凡途中经过的桥梁、庙宇,都要点蜡烧香,由礼宾先生行礼拜灵。平日往来的亲友,如遇灵柩路过门前。也在路旁设香案进行路祭。灵柩抬到坟地,僧道拿出罗盘,测准方向,作一些“法事”后,先把柏树叶和一些纸钱扔下“金井”燃烧,再用雄黄酒喷洒井内,一切就绪,孝子跪地等候下圹。待棺材落井拨正方位,孝子各捧土亲自掩埋,接着大家蜂拥而上,眨眼堆成坟山,立碑告终。从这时起,所有家眷子女把拖在身后的孝布立即收拢盘在头上。孝子可以理发,但在头的背面左侧要留核桃大小的一撮发,称“孝毛根”。根据古礼,孝子守服期间不能剃头。如果三年不剃,很不现实,故留“孝毛根”以作变通。 安葬后第三天,孝家和女婿、外甥们要去坟茔,按照“计心桩”所定的坟墓走向,把墓堆再培土整理一下,此称“扶山(又叫“复山”)”。自葬日起还要连续三夜到坟头煨火,这是为死者“暖房、作伴”。 陕南与四川接壤,长期来与川北的“回殃”习俗大同小异。有人说,生不认魂,死不认尸。人死后魂魄还在空中游荡,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前,死者的魂灵是要回一次家的。根据风水先生在“七单”上写的某日某时“回殃”,事前要把香烛酒食摆好。在堂门前和死者生前的卧室地面撤一层草木灰或白石灰,用来检验死者回家的足迹。此时,全家人远离躲避,待规定的时间一过。燃放火炮后才能回去。若不按时间避躲,一旦碰上“殃煞”则注定亡命。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