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因为是掌炕,距窗较远,所以窗子开成满拱大窗,这样妇女坐在炕上做针线活也得到了充足的光线。掌炕使窑洞内部形成这样的格局:锅台、碗架、水缸等灶具置于一侧,另一侧则是放置细软的箱柜和“五四仓”。这五四仓为石板套成,共5块。镶成长5尺,宽、深各4尺的长立方体,用以储粮,“财主家”还放银子锞,石面有的雕成云纹等工艺图案,有的还上漆,是摆设中最显眼的一件。 前炕前炕又称“顺炕"或“窗炕”,是另外一种布局。门开一侧,另一侧是窗子,窗台底下是炕,再往后则为锅台。而这种布局多在黄土高原南部的陇东、渭北、晋南、豫西的土窑、砖拱窑和下沉式窑洞区。显著的特点是,窗子小,多为三开窗;烟洞在窑脸部位,为前出烟系统。因为灶洞和炕洞平行,又以风箱鼓风,所以烟洞仅自然逸出一部分烟,灶口和炕口也有部分逸出,窑内烟熏火燎,卫生条件差。特别是砖拱窑,焦油和蒸气把窑顶熏得油光发亮,依稀可见砖缝。至有这样的笑话:外人人室见如此光景,还以为专门以黑漆漆之。这当然有利于使其更加坚固,但严重的污染,使这一带人患气管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者极多。 窗子炕改变了整个窑洞布局。一般的规律是,有炕的一边自前至后,依次是窗子一炕一锅台一灶王爷(上)和灶火旮旯(下)——案板;靠窑门的一边是宽约60厘米兼俱坐卧的“床"一桌子一柜子。“月饼”部位为“板架柱"。板架柱占满整个窑掌,分三层或四层,依下大上小的规矩,底层摆缸(水缸和粮食缸),二层摆米面瓦瓮,三层为坛罐和“圪瘩"(专装油、酒的陶瓷罐),四层为现代化的空酒瓶,用以装饰。人们对板架柱刻意装扮,瓦瓮面画上花草并加以油漆。板架柱最上层有剪纸横幅,两旁木柱有剪纸条幅,称“板云子”。而所谓“中堂”,则设在炕的侧壁或炕对面柜子的侧壁上。“板架柱"和“中堂"为这种窗子炕布局的最大景观。 上面提到的兼具坐、卧的“床",还得略微述及。窑洞既然与炕结有不解之缘,那么就有一个是否有“床”以及与床有连带关系的“床儿”的问题。 有炕的窑洞,以炕为主。炕不但供主、客卧,且供主、客坐。窑内虽有床、椅、凳,但绝对居于次要地位。客来必邀上炕,按辈份高低坐在炕上,这算以上宾对待。但也有床,床是渭北窑洞区特有的家具。一般长7尺,宽2尺,特定的位置是摆在前炕的对面靠门的地方。炕、床之间是进出通道。这个床,主要供坐,也同时供卧。从尺寸上看,不似今日之双人床或宽l米左右的单人床。当然,由于现在取暖设备改善,也有窑内设床而不设炕者,但这只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要按古代及近代,炕是坐、卧的主体。凳子和小凳子又叫“床儿”,可见床又是由“床儿”升高、加宽、加长而来,称为“床”,带“儿”不带“儿”以示区分。《说文》:“床,安身之坐者”,《说文通训定声》又补充说:“古闲居坐于床,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这种床,应是古时床的遗留物,其作用和与其有连带关系的“床儿”值得一提。 炕围画炕围画又称“炕围子”,“炕围花”。一般的炕围子高约80厘米,最高不超过1米,因为太高不好看。炕围画种类繁多,人物仕女,山水田园,花卉虫鱼、戏曲故事均可入画。但也有原则:画善的不画恶的,画吉利的不画败落的,画明朗的不画阴暗的,画喜庆的不画晦气的,画圆满福态的不画尖嘴猴腮的等等。故画老人必鹤发童颜,画才子必风度翩翩,画佳人必窈窕丰腴,画花卉必蓬勃鲜亮,画鱼鸟必活泼可人。做到少妇喜欢而利于怀胎,婴幼儿晨昏喜览耐看而不致于受惊而作恶梦。 炕围画在内容上更丰富多彩:有二十四孝、孔融让梨等孝悌一类的;有苏武牧羊、岳母刺字、君民同乐等忠君爱国一类的;有桃园结义、竹林七贤、伯牙鼓琴等友情义气一类的;有孟母三迁、负薪读书、凿壁偷光、鲤鱼跳龙门、一路连升、三子在朝、五子登科等严格家教、步步高升一类的;有白头富贵,松鹤延年、鹿鹤同喜、三星高照、商山四皓、五世同堂等长命富贵一类的;有鱼戏莲花、莲生贵子、鹦鹉石榴、十二生肖、老鼠嫁女等生殖繁衍、子孙满堂一类的;有四美、八爱、国色天香、张生戏莺莺、刘备招亲、青梅竹马等夫妻和合、才子佳人一类的;还有岁寒三友、桂林山水、苏杭佳景等陶情怡性的山水一类的。其种类之多、寓意之深不胜枚举。 炕围画很讲究边饰。边饰纹样繁多,云勾边子、大工字、小工字、单万字、双万字、卷书、珍珠、松竹梅兰、二龙戏珠、富贵不断头等是最常用的边饰。边饰是画面与墙壁上部相互区分而又相互连接的纽带,匠工多据画意选择边饰纹样,丝毫马虎不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