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渭水和黄河以南中原地区睡床人对其北侧窑洞居民区睡炕人的不无善意的奚落和戏谑。但却也形象地描绘了旧时睡炕人没有被子盖的尴尬和无奈,以炕取暖的生存手段。炕在北方各地均有,不独窑洞区为然。《旧唐书·高丽传》:“冬日皆作长坑(炕),然温以取暖。”陆游诗:“土榻围炉豆秸暖”,都写的是以火炕取暖的情形。但作为与窑洞融为一体的配套设施,窑居区人都睡炕。《重修镇原县志》载:“陇东多住窑,窑内气候凉,或以柴烧,或以马粪煨,均取其暖也。”如此之多的文献记载,都对古代的炕以及做炕、烧炕取暖的方法做了扼要的解释和说明。所以,奚落归奚落,人们生活富裕了,被子有了,铺上了毡、地毯和褥子,还是要睡炕。炕吸热舒缓、放热也舒缓,冷暖均匀满窑暖,“家暖一盘炕”就是这个意思;同时,硬热炕皮可以刺激穴位,具有针炙按摩的效果。“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充分说明了长达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时期炕给住窑洞的农民带来了天伦之乐。 炕在传统的窑洞中与锅台、烟道三者构建了窑洞中火的系统——做饭、取暖、换气排烟,三者须臾不能离。 盘炕盘炕就是造炕、打炕。炕按大小和方位,有占窑洞一角而较小的棋盘炕,也有从窑窗至窑掌的顺山炕。但顺山炕是为了多住人,常供旅店、学生宿舍、兵营用。如盘掌炕,则窑多宽,炕多宽。但炕之长短却有讲究:“炕不离七(妻),门(大门门高)不离八。”也就是说炕长必为5尺7寸,与目下的床长2米相较,短10厘米左右,却足够睡人之体量。这讲究是为求吉利,一则“七”谐音为“妻”,而夫妻之礼是“上炕是夫妻,下炕是君子”,兆示炕上“饮食男女”做爱和合,孕育成功;二则“七”为奇数,为增长的数,寓子孙满炕,香火有人继承,故以“七”为吉。有些地方在炕面上留个“炕缝”。炕缝实际上是做成石榴状的凹窝,说不留炕缝则媳妇不生孩子。亦出于石榴多子的文化寓义。 炕因方位、用料的不同,盘法也不同。主要有三种: 1.石板炕。吸灶后出烟系统的掌炕是先做好炕墙围起来,填土至三分之二高,然后顺喉咽至狗窝的方向砌两道流线形的矮墙与前墙齐。然后以俗称“糜面石”的石板苫盖。“糜面石”较疏松,过火后,不易烧裂。石板之上再以草泥填充,抹平、打光。有的还以纸筋泥罩面,涂红漆,为红油炕面。 2.草泥捶炕。这是以炕柱支撑的草泥炕面。做好炕墙,炕墙开炕口,炕中做炕柱。一般小炕一柱、一口,大炕两柱、两口。充土其中至平面。然后以草泥上面,一般厚度为半尺左右。等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则以枣木榔头反复捶击,直至捶出水为止。如此反复数次,直至捶不出水来,则掏出填土,填柴烧之叫“出汗”。“出汗”时,炕面铺上麦秸,叫炕中水气蒸发到麦秸上。何时麦秸不再有潮气,则证明炕面干透了。说只有这样,才能令炕皮彻底干燥。否则,无论怎么烧,“炕汗”永远出不尽,人睡在炕上,会“拔”出腰疼病来。. 3.泥墼炕。这是以草泥填充墼模而成的预制炕面。就是《重修镇原县志》上所说的“邑人以土墼方而厚者支为床,谓之炕,亦作坑。”也是炕洞中有炕柱支撑炕面,一般大炕两柱,六块泥墼,小炕一柱,四块泥墼。泥墼的一角担在炕柱上,如此拼接起来。上面再以细麦尾(麦鱼)泥填充、加厚、抹平、打光。 传统的农家炕则有掌炕和前炕两种。因为两炕方位的不同,又使整个室内格局完全两样。 掌炕掌炕盘在窑掌。这样使窑掌壁面呈半圆形,俗称“月饼”。这是中堂的位置,常挂老虎或山水画,两旁配上对联。窑顶是大型剪纸转花。炕的三面都是炕围画。现代窑洞的掌炕随着时代的变化,以简洁、明快、亮丽为特色,与旧时炕的布置有很大的不同。无所谓“优劣”,准确的评价是:各有千秋。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