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牛拉鼓,直径在五尺开外,因鼓之大,不便抬移,非用车载牛拉不可而得名。《诗经·大雅》中曾有“贵鼓维庸”的记载。“贵鼓”即是大鼓。古时打仗,也以鼓为号,指挥作战,故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说。举行大型庆典活动,采用这种鼓乐,秉承了秦汉雄风,体现了秦人的阳刚之气。牛拉鼓表演场面宏伟浩大,除两面直径两米左右、饰以龙凤呈祥的大鼓之外,还辅以数面小鼓、马锣、大锣、螺号和少则四五十副,多则二三百副的铙钹,再配以数十名绑子和绞子伴舞。鼓手穿对门襟白衬衫,外套黑背心,腰系绿色腰带,黑裤黑鞋,头裹白毛巾,斜挎一条红绸带(或写着字的绶带);梆绞舞者穿对门襟白衬衫,外套天蓝背心;铙钹、大锣、马锣、螺号敲击者穿白色对门襟衬衫、黑裤、黑鞋、黑腰带,头裹白毛巾。 牛拉鼓演奏最有名气的要算渭滨乡的东南坊、两寺渡和古渡乡的西阳村三家,近年来他们不断总结、提高、挖掘,使牛拉鼓这一古老艺术更加完美、引人。他们加入了陕西打击乐协会,在陕西首届农运会、省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省第二届艺术节、世界旅游日开幕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石头河截流、电视春节晚会等全国、全省的重大庆典活动中演出,使数百万人大饱眼福,为之倾倒、叹服。 1989年9月,万众瞩目的国际旅游日和陕西省第二届艺术节在古色古香的秦王宫举行。开幕式上,秦都牛拉鼓威震八方,赢得好评。“呜——呜---呜——”三声长长的螺号之后,两头挽着红绸的秦川大犍牛拉着两面大鼓缓缓出场。“咚---咚——咚——咚---”沉重的鼓声如雷在天边滚过。“呵——呵——呵——呵---”吼声铺天盖地。150名铙钹手弯腰冲入场中,左手铙钹曲肘举过头顶,右手铙钹藏在身后,不见人头,只见一片闪闪发光的铜器。猛然,“啊”地一声吼,齐刷刷站起11路纵队,刀切斧剁般地齐整,犹如出征前整装待发的千军万马。“三起三落”、“四环花样”、“双铃”轮番敲击。翻铙,似火山喷发,雷霆电闪;对敲,如燕子掠过水面;交替轮换,如同二部合唱、共鸣。天翻地覆的气势,壮观宏传的场面。转入“四季花”,铙钹突停,“当当当当”,清脆的小锣如鸟在寂静的山谷中嘶鸣。 16副梆子和铰子,这边“梆梆梆”,那边“哐哐哐”,优美的舞姿和着锣鼓节拍舞动。动作协调、刚柔相济、松驰有致、节奏鲜明、情绪激昂。 余俊杰、余凯两兄弟鼓手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互相照应,配合默契,时而在鼓上起舞,鼓槌上下翻挽,左右交击,“单抛槌”、“双抛槌”,叫人眼花缭乱;时而跃上鼓面,做出“霸王背鞭”、“回头望月”、“金鸡独立”、“童子拜佛”等优美造型。站如泰山青松,动似浮云流水,痛快淋漓,刚柔相济。鼓点起伏跌宕,节奏鲜明,轻重缓急,张弛有致。 “平地雷声牛虎斗,万人海洋鱼龙突。”鼓铙打出三秦雄风,舞姿展现太平盛世。数万双眼睛的焦点全聚集到这里,从优美的造型、热烈奔放的动作中,人们看到了秦人内心世界的博大、浩瀚,动作的刚毅、傈悍。 国内外观众一致喝彩叫绝,外国朋友激动地站起来高呼:“OK,OK!” 秦都牛拉鼓敲出了陕西人民的威风,表达了三秦父老的心声。组委会向他们颁发了特别奖。 “没有牛拉鼓成不了社火。”牛拉鼓又是闹元宵、耍社火的前导。社火赢人不赢人,先看牛拉鼓敲得怎么样。每逢喜庆佳节,各家社火、高跷在街头邂逅相遇,便不宣而战。各家的队员在鼓手的指挥下,全部使出浑身解数,力图在气势、阵脚上压倒对方。有的敲社火鼓、有的敲“什样景”,有的“轮击”、有的“点击”。有的热烈奔放,有的练达稳健。“咚咚咚”的鼓声如雷响,“嘣嘣嘣”的敲击似雨点,铙钹手们则全神贯注瞅着鼓手,时而紧敲,时而翻挽,双腕灵活翻动。近看,如采花的蝴蝶得意地掮动双翅;远瞧,如鱼雷快艇划过江面,犁出两道银白色的浪花。刚劲有力,美不胜收。 每当这时,街头上数万名看热闹的男女老少全都陶醉在这惊天动地、山呼海啸般的锣鼓波涛中。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