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镇水洞沟村的李兴贵,今年43岁,在家是个贤良的上门女婿,在母亲膝下是个孝顺儿子;在村民眼中是个清正廉洁的好支书记、公正无私的好主任;在五保老人眼里又是一个宽厚仁慈、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好院长……
男儿有志当自强
李兴贵出生在红军乡茨坪村张家碥子,自小家境贫寒,在本地要找一个合适的对象很不容易,直到23岁才经过媒人介绍,来到地处深山峡谷的双河镇水洞村做了张家的上门女婿。当时的张家还住着几间破土屋,岳父虽然只有五十多岁,因为一条腿和一只手膀骨折致有残疾。上面有80多岁的老奶奶,下面还有两个年幼的妹妹,其中最小的妹妹还不到上学的年龄。人口多,劳力少,负担重,家境十分拮据。李兴贵依靠勤劳的双手和过人的智慧,在短短的三年里就积攒了一些家当,建起了三间瓦房,使亲戚四邻都刮目相看。李兴贵的精明能干和吃苦耐劳,是很多年轻人自愧不如的。他现在一肩挑着水洞村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两个职务,不但要做好村民的管理和服务,更麻烦的是还兼着村里“敬老院”的院长职务,要操心那十多个孤寡老人的吃喝穿戴和医食住行,在敬老院里,还供养着两个孤儿上学读书……至于老家里已79岁的亲生母亲,不仅是个精神病患者,而且多年前就因白内障双目失明;而体弱身残的岳父、岳母也早已年过古稀,这样三个耆耆老人都需要他的赡养与监护。他在这样繁重的压力下,既不能经商跑运输,也不能出外包工揽活,只能守着几亩田地,靠种养殖业养家糊口。李兴贵夫妇凭着脚踏实地的苦干实干,夫妻俩每年养一头母猪和十几头肉猪,五六张蚕茧,加上庄稼地里农作物收益,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把小家庭的开支用度保障以外,还要资助上大学的侄儿一部分学杂费。 水洞村是双河镇境内比较偏远的贫困村。因为山高气温偏低,农作物收成产量低,加上交通闭塞,人口质量较差。虽然只有217户,870多人。可因孤、老、伤、病、残等人口素质问题导致的贫困户,就有53户,23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7%;有五保户21户,占总户数的10%。李兴贵从1996年开始被村民们推选为村主任以后,如何帮助这些贫困户和孤寡老人解决吃饭、穿衣、治病、住房问题,最终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成了他的任期上的最大心愿。 李兴贵首先从解决道路交通问题入手,动员村民义务投工修路,自己三番五次跑县城,找县上领导请求立项,从以工代赈和扶贫项目里要了几吨炸药和部分水泥等物资,开始修路架桥改善居住环境。开山放炮缺乏技术作业人员,为了保证安全起见,他亲自掌握风枪打炮眼,装药放炮,一干就是四十多天不下工地,连换洗衣服都是妻子送到工地上。妻子看着李兴贵被三伏天的太阳晒脱了皮的肩膀、敖红的双眼以及沙哑的声音和黝黑消瘦的脸庞,打心里痛惜,就索性放下农活也进了修路工地为丈夫分担一些压力,主动负责看管、发放施工材料,保管民爆物品,做好出入库登记,协助丈夫扶钻打炮。在他们夫妇的精神感动下,十多公里的通村路,全村人全靠人力奋战,两个多月却没有出现一点不安全的事故,终于顺利开通。现在这条全村人通往山外的生命线,已经铺上了水泥,不论天晴下雨车辆畅通无阻。
大爱融入责任,奉献源于善心
李兴贵作为村干部,每到抢收抢种时间,往往顾不上去做自己的农活,总要把全村的贫困户,尤其是缺劳力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在心里排个队,把帮扶责任落实到党员干部身上。本村三组刘春秀丈夫常年出外务工,自己身体较弱,带着两个孩子留守在家。每逢收种季节,就忧愁得不得了。去年夏天连阴雨多,眼看包谷都黑胡子了,地里的杂草还没有锄,李兴贵检查工作路过她家田地,把这件事暗自记在心上。等镇上安排的工作一忙完,他立即出马去挨家挨户动员,很快组织了20多个劳力,集中两天时间给刘春秀家锄完了草。 一组留守老人黄继勤,儿子不在身边,房子不慎失火受灾,他亲自跑到镇政府给黄继勤领了粮食和被褥。又带头捐献了300元现金,并上报民政局给解决了一些救灾建房补助资金,同时,发动其他党员干部的和群众捐款捐粮,帮助这个受灾户就近购买了一处房子,重新安居乐业。 2005年李兴贵获知政府有了资助敬老院的项目,就拉上镇里领导跑民政局、县政府申报争取敬老院项目建设立项,经过他的艰苦努力,全县第一个村级五保户安置点在水洞村建成落户。从那以后,李兴贵的头上又多了一道水洞村敬老院院长的“官衔”。这个村级敬老院一办起来,五保老人到是有了安宁养老的家,可他这个“家长”肩上的担子丝毫没有减轻。76岁的院民宣义德老人,有一天睡到半夜偶然喊叫肚子痛,因为是急性病症状,人命关天不敢耽误,而大冬天的深夜里,是无法联系到车辆的,李兴贵只好将病人用绳子捆在自己背上,然后再骑着摩托车赶几十公里山路,将其送到医院急救,一检查才知道是胆囊炎,幸亏抢救及时,老人才保住了一条老命;70多岁的罗仁义老人,两年内先后三次大病,共计住医院72天,每次都是李兴贵送到医院检查诊断清楚后,亲自陪护到病情稳定,再由村里掏陪护费雇人来护理;73岁的院民饶惠凤老婆婆,是食道癌晚期,住院治疗27天,时值农忙时节请不到雇工陪护,李兴贵只得自己守在床前端屎端尿,最后的一段日子病人疼痛难忍,哭喊不止,李兴贵三天三夜不曾合一下眼,直到伺候她咽下最后一口气。李兴贵就这样,已经把好几位五保老人伺候到寿终正寝……
父母膝下行孝义,子孙面前好做人
李兴贵的岳父有个前列腺炎的老毛病,有一次走亲戚因为饮酒诱发了这个病,肚子肿胀不能小便,加上他腿脚有残疾不便利,扶着他无法行走,李兴贵硬是背着老岳父,手脚并用从几十里山路上爬了出来,送到医院抢救治疗。在医院前后住了两个多月,李兴贵一直陪到出院。今年初岳母不幸将头部摔成重伤,又是李兴贵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包扎伤口后,迅速送到医院救了岳母一条命。两位老人逢人便夸自己女婿“不仅能干,而且孝顺有余。有兴贵做上门女婿,是我们前世的积修!” 李兴贵的母亲今年也已79岁高龄,因双目失明又加上精神病。兄弟以及妯娌们都难免有些厌烦,李兴贵离家20多年了,按照农村的习俗,他没有分得老家的祖业,可以不去承担赡养母亲的责任。但他知道“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道理,言传不如身教,光靠埋怨、指责不起多大作用。他谅解兄弟们的难处,就干脆将饱受病魔之苦的母亲接到自己家里疗养,让她和岳父母们做伴,自己也尽一份做儿子的孝道。只要他在家,每次吃药都是他亲自事奉,每顿饭都是他亲自一口一口地喂。李兴贵的老家经济条件较差,弟兄们的生活也很拮据,他不光把母亲接出来住,侄儿们中间考上大学的,他每年还要赞助几千元学费,帮助其克服困难完成学业。他以德报怨的行为,感化了兄弟嫂嫂们,他们由衷地悔悟到对父母行孝是晚辈的本分,过去做的不够耐心、周到,现在要争着接母亲回家住。 也正是李兴贵的勤劳朴实和仁义孝道,使他一个上门女婿在异地他乡生根发芽,并且在四里八村享有崇高的威望,已经连续四届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去年在村支部改选时,又被党员推选为支部书记。群众对他的拥戴,演绎了“仁义值千金”这句金玉良言的真正内涵!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182616467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三秦游网站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三秦游网站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作者:刘祎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