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在大棚里查看蔬菜的长势。
人民日报报记者 方敏摄
大学生李伟,不当白领当菜农,回乡和大棚打起了交道。
然而三年的创业,并没有想象中顺遂:没有吃透技术,全心全意侍弄的土地还是长出了“歪瓜裂枣”。两次失败、二哥退出、父母苦劝,执拗的李伟还是选择了坚持。
请来专家和老菜农,将蔬菜种植精细化和专业化,职业菜农李伟熬过最初的艰辛,终于收获成功的喜悦。
7月的关中大地,暑热连连。驱车千里到陕南的平利县长安镇,迎头竟是好一阵的瓢泼大雨。伴着雨,26岁的李伟正在老屋前等着我们。瘦高个子的他,2010年大学毕业后出去打工,之后又回乡创业,把蔬菜大棚搞得生机勃勃。
虽然现在小有成就,他三年的创业历程可没想象的那么顺利。
深圳繁华,抵不上家乡的只砖片瓦
2006年,李伟考入西安科技大学,学习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靠着奖学金和困难补助,他在学校的生活简单而朴素。到了大三,就业还是考研?李伟跟随大流偷偷复习了两个月,后来发现在考研路上走不了了——家里经济不行,还是赶紧就业养活自己吧。
放弃了追求更高学术的梦想,也和以后不再志同道合的女友分了手,2010年的夏天,李伟和另外6个同学一起,一路向南,来到了深圳的一个电子公司,成为一名白领。
“我工作半年后就管理20多个人。月收入也越过4000元。”李伟在屋檐下,看着势头渐小的雨,笑道:“要是工作到现在,估计收入也很可观。”
工作近一年,李伟却发现自己并不快乐。毕竟离家太远,深圳繁华,抵不上家乡的只砖片瓦。
“回来吧,我在家里发现了商机。”2011年4月,李伟的二哥一通电话,点燃了李伟一直压在心底的创业火苗。二哥也常年在外打工,偶然回家后发现县里虽然企业多,但占了大半江山的是茶业,最缺的还是蔬菜。虽然平利县有好几家蔬菜龙头企业,但无法满足全县人民对蔬菜的需要,很多蔬菜还需要从外地进。况且长安镇与湖北竹溪接近,以后还可以运到湖北去卖。
辞职回乡当菜农,阵仗挺大却失败了
“从我爸开始,我们一家都有创业基因。”李伟调侃道。然而他把这个创业的想法一和父母沟通,立刻遭到了反对。李爸爸年轻时也鼓捣过创业,可是都不怎么成功。有前车之鉴摆着,他怎么敢让儿子“不做白领做农民”?
5月份提出辞呈、6月正式辞职,李伟做起事来还有股倔劲儿。当他拖着行李回到老家,父母都傻眼了。李伟搬到了离土地很近的老土坯房住着。白天下地干活,晚上住在土屋,他过起了24小时不离土的日子。
种大棚蔬菜去卖,没有产量可不行,他二哥出资15万,一次租了30亩地,买来建大棚的各种材料。因为是农业项目,县里的农业局也按照规模给予了每亩5000元的补贴支持。
为了省钱,有的大棚李伟自己搭建。不仅如此,他对所种的蔬菜进行了“全天候”陪护,不但仔细观察蔬菜的各种状态,还用手机拍下每期状态。那段时间,他整天猫在地里。
搞得这么大,能行吗?几个月过去了,他一如乡亲们所料:失败了。
9月,平利县里下了20多天的连阴雨,青菜涨到4元一斤。然而李伟所种的青菜、芹菜、莴苣,没有卖相,拿不出手。
重整旗鼓,技术没吃透还是失败了
在网上查资料,请专家“会诊”……失败过后,李伟开始分析原因。经过反复的查找,他终于找到了:技术不足,地的湿度、温度对蔬菜生长的影响没有调控好。
重整旗鼓,第二次试种植终于成功了。李伟松了一口气:还得要靠技术。大学生种菜,靠谱!2012年5月份,李伟又在银行贷款,租了20亩土地,全心全意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
然而,李伟全心全意地种蔬菜,蔬菜却没有全面全心全意地“做好配合”。一年三季种植,有的蔬菜还行,有的依然还是“歪瓜裂枣”。2013年整个算下来,损失了15万元。
李伟的二哥扛不住了,选择了退出,跑到外地做起了别的生意。李伟父母也坐不住了,经常劝李伟回头,从屋里谈到地里,不知生了多少闷气。可是执拗的李伟一头扎在地里,父母新建的房子也不去住,在大棚旁的土房子住得挺优哉。
经过又一个冬天的沉寂,土地上的雪化了,土里的墒也养足了。扛起锄头,李伟默默地准备再大干一场,“我又仔细分析了,第二次失败,还是在于自己没有做到精细化种植,还没有完全掌握技术。”李伟觉得自己的坚持是对的:“创业实现的自我价值是打工不可比的,我要看自己到底几斤几两。”
坚持换来收获,对于未来心有点大
如何播种、除草,怎样吊蔓、挂果才好,怎么销售效果最佳,李伟都聘请农业专家和老菜农时时讲解,自己也凡事亲力亲为。“育苗是首位的,定植之后的覆膜等工序不能少。栽苗子的深浅、手法都要根据苗子的特点来区别对待;辣椒定植间的距离之前是34厘米,现在要60厘米。而且要是单株的……”李伟将种植工作进行了尽可能的细化和专业化,讲起这些来他头头是道。
2013年4月,脸黑了,头发长了,李伟底气也足了。他的大棚蔬菜一天能卖1000多块,这一季净利润赚了8万元。全年有两大季、三小茬,一年赚了20多万元。优质无污染、价格合理的优势,让他的大棚蔬菜已经成为长安镇的主要供菜商。
终于有了转机,大棚种植也渐渐走上了轨道。李爸爸悬着的心也放下了,“终于是苦尽甘来了。” 2014年3月份,在全省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会上,李伟被陕西省农业厅认定为第一批新型高级职业农民,他将在产业项目、土地流转、教育培训等方面优先得到政策扶持。
看着一心扑在蔬菜上的儿子,李妈妈倒没想着他赚多少钱,只是一有空就开始在一旁试探:在家乡创业挺好,现在也稳定了,是不是可以试着再找个对象?
创业不会永远就这么稳定。如今,眼见着李伟种蔬菜赚钱了,周围的村民也纷纷效仿,对李伟的产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创业,没点魄力、倔劲怎么能行?对于未来,李伟的心还有点“大”,他说:“下一步将扩大规模,等明年平利县的高速修通后,我要发展绿色蔬菜,建立品牌,同时也想涉足一下其他产业。还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合作社以及周边群众致富。”
临近黄昏,陕南的雨终于减弱了许多。李伟接受完采访,照例还要去大棚一一巡视一遍。打着伞,他笑着说:“要去看看才放心。大学生辞职当菜农,可不是这么好当的。”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28日 13 版)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三秦游网站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三秦游网站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