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只坚守一种信念,热爱新闻事业。
他,一生只有一种人生态度,勤奋爱岗敬业。
他,一生从未向组织提过要求,却热爱工作如同生命。
......
42年,他始终坚守在边远贫困山区,用摄像机记录农村精美画面,用手中的笔讴歌百姓生活,他先后在各级媒体刊发、刊播新闻稿件3000余篇。他,就是被乡亲们称为乡村“土记者”的洛南县石坡镇广播站新闻“老兵”潘贵堂。
土农民当上“大记者”
1953年,潘贵堂出生于洛南县石坡区商树公社华星村一个农民家庭。儿时饱受磨难,吃了不少苦,历练了他坚韧刚强的性格。受当过私塾先生的祖、父辈影响,潘贵堂打小喜爱读书,三岁就能背诵《三字经》,上学期间作文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
1972年,品学兼优的潘贵堂因文化大革命无法参加高考,留下一身遗憾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农民,不甘落后他一度感到人生失去了方向。“当农民有啥不好,祖祖辈辈都这不是这样过来的?慢慢的你就会习惯了。”在父亲的耐心开导下,潘贵堂很快从迷茫中走了出来。
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早早进入了梦乡,潘贵堂却在油灯下读书看报,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当时,村上家家通有广播,潘贵堂每天都能听到广播播放的当地新闻,使他对新闻产生了浓厚兴趣,也萌生了新闻写作的念头。
这一年秋天,家乡华星村核桃大获丰收,潘贵堂看到乡亲们踊跃向公社交核桃深受感动,具有良好文字功底的他,在灰暗的油灯下写了一篇题为《华星村群众踊跃上交核桃》的消息,第二天一早骑上自行车把稿件送到了石坡区广播站。
“一颗核桃一颗弹,弹弹射向‘帝修反’......”几天后,区广播台原文原标题也播出了这篇消息,随后县台也播报了这条消息。潘贵堂至今还能记起当时广播播出的情形,全村父老乡亲停下脚步,放下手中农活,仔细聆听着关于他们的报道,华星村沸腾了,潘贵堂成了他们议论的热点。
潘贵堂说,那几天自己一遍又一遍回忆广播播出的情形,晚上激动得睡不着。此后短短一个月内,潘贵堂又采写了《吕生怀打野兔保庄稼》、《商树公社箍洞造田保丰收》等稿件。这些新闻稿件播出后,潘贵堂一下成了全公社的名人,时任公社书记的李文政找到他,推荐他到刚刚成立的商树公社放大站当广播员,负责全公社的宣传报道和广播事业发展,潘贵堂从一名土农民变成了专门搞新闻报道的“记者”。
从此,潘贵堂肩挎背包,手拿采访本,奔走在商树公社的工地现场、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采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个个感人故事,真正踏上了“土记者”生涯。当一篇篇感人的报道从广播中播出,乡亲们笑在脸上,潘贵堂甜在心里,他深深地体会到新闻工作的乐趣……
百姓的微笑是他前行的动力
2013年1月4日,秦岭深处的寺耳镇早已是冰天雪地,漫天雪花随风飘舞,凛冽的寒风吹打在窗上“嗒嗒”地响个不停。 晚上12时许,寺耳镇政府的一个房间还亮着灯光,坐在灯下忙活着的正是该镇广播站的潘贵堂,他正在赶中午领导慰问贫困群众的稿子。前来检查安全的镇党委书记王贵生被这位新闻老兵忘我的工作精神所感动,轻轻地带上房门退出了房间。而他还不知道,这位年届六旬、9月底即将退休的老新闻工作者,在自己钟爱的新闻工作岗位已经坚守了42年,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爱好,让潘贵堂选择了新闻写作;新闻报道,让他的生活五彩斑斓。在商树公社当广播员期间,潘贵堂既感到压力,同时产生了奋进的动力,他说:“看到百姓的微笑,就是我奋斗的动力源泉。”潘贵堂白天深入村组采访,晚上加班加点写稿件、读书学习,每天都要忙碌到凌晨1点多,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晚上熬夜的习惯。为提高文字功底和新闻写作水平,潘贵堂经常自费购买书籍学习,他说,那时候每月只有32块钱工资,上要供养两个老人、下要抚养两个孩子,但无论再艰苦,每月都要拿出10块钱购买书籍。在潘贵堂的卧室,我们看到床头摊放着《新闻采访学》、《报纸编辑学》等书籍。后来,潘贵堂还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和电大学习。为提高新闻写作水平,潘贵堂经常来到县广播电台请教广播站记者吕永顺、电视台记者黄继永、樊景良,还来到《商洛日报》社请教总编张中山、李毅等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潘贵堂的文字功底不断增厚,知识逐渐丰富,新闻写作水平突飞猛进,每年在县广播台发表稿件60余篇。
“看到勤劳朴实的百姓们一张张挂满汗珠的笑脸,我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把他们的稿子写不好,我就睡不着觉,就觉得对不住他们……”潘贵堂显得有点激动。干新闻40多年来,潘贵堂的笔尖从来没有离开过百姓生活。
1984年,潘贵堂被调到离家更远、条件更加艰苦的梁头塬公社,梁头塬高500多米,一上一下40多里,塬上长年干旱缺水,百姓生活十分苦焦。刚来到单位不久的潘贵堂,听说岭前村60多岁的老人田某,身体长期有病,受不了儿子儿媳虐待,服鼠药自杀,不料非但没被鼠药毒死,反而排出一堆虫后,竟神奇的恢复健康,潘贵堂立即采写了一篇《从老人服毒所想到的》评论,一方面教育群众善待老人,另一方面加强农药监管,稿件发出后,产生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使田某的儿子儿媳深受教育。
1995年,潘贵堂看到石坡镇个别经营户对烧饼私自涨价,便采写了《石坡烧饼乱涨价》的消息,消息播出后石坡工商局立即查处了这起乱涨价行为,对个别经营户给予了处罚。虽然百姓的利益保住了,但却引来了个体户的不满,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他都要躲开个体户们鄙视的眼光。
从小受过苦的潘贵堂,工作生活十分节俭,40多年他养成一个习惯,从来都是自制采写本,而且采写本都是用单位废弃的打印纸装定而成。“过去我用娃用过的作业本制采写本,现在我就用单位正面有字,背面没字的废纸制作,这样可以为国家节约一些纸张,减少没必要的浪费。”潘贵堂说。
对于有些人来说,时间在一天天流失,而对于潘贵堂来说,他却天天享受着收获的喜悦。42年过去了,每每翻开那30多个厚厚的采写本,看着里面自己采写发表的3000余篇稿件,心里的喜悦传遍了他的每根神经,他微笑着,笑得那么的灿烂……
合上采写本,潘贵堂背起摄像机又走向了热火朝天的群众生活。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又有谁知道,此时的潘贵堂已患有腰脊盘突出、二尖瓣狭窄、腰肌劳损等多种疾病,但他的步履依然保持着42年来固有的匆忙……
一路艰辛一路歌
2003年,潘贵堂的腰椎间盘突出病情开始变的严重了,不能剧烈活动,医生建议他请假卧床休息,但他考虑到自己工作需要,依然坚持在工作一线。2005年9月的一天,县上领导检查寺耳镇矿山安全,潘贵堂忍着疼痛,背起摄像机陪领导上山了,由于剧烈的疼痛,上山途中潘贵堂的不得不走一会,坐下来歇一会,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下往下掉,但他还是强忍者疼痛顺利完成了采访采任务。
2006年10月,潘贵堂的腰椎间盘突出病频繁发作,已到了不能下地活动的程度,在领导和同事的催促下,他来到了西安唐都医院,医生作完X射线检查后,要求他马上住院手术治疗。但潘贵堂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放弃手术,选择回家治疗。“一怕手术花钱,二怕如果手术留下后遗症,自己将永远不能从事新闻工作了,还有自己每月列好的新闻报道提纲就糟蹋了,我舍不得。”潘贵堂说,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寺耳镇偏远,上级领导平时很少下来,马上到年底了,正是矿山检查、核桃建园、搞基础建设的关键时刻,如果自己住院了,寺耳镇的工作就无法在县电视台、广播台播出,外界就不能了解同事们辛苦了一年的工作。
“现在的人都忙着抓经济,你写那‘破稿子’有什么用,没看身体都是成啥了,还一天自我感觉良好……”
“你一个快要退休的人了,整天把自己忙得跟领导似的,每天晚上熬到凌晨一两点,有那必要吗?”
……
类似的这样的劝告,潘贵堂不知听到过多少回。但他的回应只是一笑了之。他自己心里清楚,从事新闻的乐趣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得到。
42年,潘贵堂艰辛走来,也获得了沉甸甸的收获,他先后广播上播出新闻1400余篇,电视台播出新闻1400余条,报刊上发表稿近百篇,累计100余万字,有多篇稿件获省、市新闻奖
风雨无悔四十载
“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潘贵堂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退休后,好好陪陪家人,哄哄孙子……”潘贵堂随口就答复了笔者的提问。
参加工作42年来,潘贵堂几乎没有完完整整地休过一个假,只要有好的新闻线索,他就会放弃休假,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作为在家务农的“一头沉”的妻子程淑芳,也没少受委屈。
2008年9月27日是个周末,潘贵堂正在家里休假帮妻子秋收,晚上在家看“神七”卫星发射新闻时,无意间发现电视画面中,指挥卫生发射的人员竟是寺耳镇寺耳街村的“航娃子”郝照平,潘贵堂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新闻体裁,晚上兴奋的睡不着,反复考虑该如何采写这篇报道,第二天一大早,顾不上妻子的抱怨,赶到寺耳镇郝照平家中进行采访,当这篇以题为《寺耳深山走出的航天专家》在《商洛日报》、市县电视台播出后,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县、镇领导纷纷来到郝照平家对他的父母进行慰问。
2009年9月,同样是一个繁忙的季节,面对连绵的秋雨,正在家里帮妻子抢收玉米的潘贵堂,看到天气预报,洛南将有大到暴雨,潘贵堂坐不住了,披上雨衣,连夜骑摩托车赶到60里外寺耳镇。果不出所料,接群众报称马河村山洪爆发,山体滑坡,潘贵堂与镇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头顶摄像机,趟过齐腰深河水,第一时间将这里的灾情播报出去,使当地群众及时得到了救助,确保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老潘是个把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寺耳镇虽是全县一个偏远镇,但老潘在寺耳期间,寺耳的新闻报道从没有落在后边。”这是寺耳镇历届主要领导对潘贵堂的评价。看到为了群众利益奔走而变得日益憔悴的丈夫,妻子程淑芳心疼极了,渐渐地,她将对丈夫这份埋怨,变成了背后默默的理解、关心与支持。
人生苦短,岁月无情。42年过去了,潘贵堂的额头多出了几道深深的皱纹,头上多出了不少银发。但你若问他:这份工作值不值?“值!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初的选择。”那一沓沓嫣红的荣誉证书,30多个厚厚的采写本,8本夹着他发表过文章的厚厚的剪贴本,就是对他42年新闻工作的最好诠释。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