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旬阳县甘溪镇桂花树村,村民们论起敬老爱老的先进人物,大家无不翘起大拇指,称赞一组青年妇女李忠琴,她可是大家公认的贤惠善良的孝顺媳妇。 李忠琴的丈夫梁齐心一家原本清贫,兄弟三人都是本分的庄稼汉。他们中也只有老大梁齐心顺利地娶了媳妇,有个完满的家庭。老二到了三十好几才遇到邻村一个寡妇招夫养子,这才落户成家;老三有精神病史,两次婚姻都不成功,至今在外流浪、打工,常年不回家乡。这样一来对两位老人的赡养事奉,就义不容辞地落在李忠琴夫妇肩上。 李忠琴的婆婆刘明婷,在平时不论做庄稼还是干家务样样都是一把好手。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3年3月份开始,婆婆感到身体有些不适,饭量剧减,进而一天天瘦弱起来。儿媳妇李忠琴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立即打电话通知远在外省打工的丈夫,让他立马结帐回家为老人治病。丈夫千里迢迢赶回家,夫妻二人将母亲送到县城的医院一检查,谁知母亲竟然患上了肝癌,而且已到了晚期。 这下子李忠琴夫妇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乱转。让母亲在县医院住院治疗一月有余,医生断言已经没有治愈的可能。不得已回家,只好回家将息。他们一方面接乡村医生每天到家里挂吊针。另一方面做好一日三餐,调剂口味给老人做可口的饭菜,想尽一切办法改善好老人的伙食,为她增加营养。李忠琴夫妻二人采取两班倒的办法,来分担家里繁重的劳动。白天,一人在家照看病人,另一个人上坡下地抢干农活;到了夜晚夫妻二人干脆都睡到母亲的卧室,让电灯整夜亮着,时刻观察病人的症状变化情况,使母亲床前昼夜有人守护。平时喂吃喂喝,扶起放下,倒屎倒尿的细小工作,丈夫不太方便,当然地落到了李忠琴身上。李忠琴也非常精心,对老人的看护无微不至,生怕出了一差二错。 到了六月三伏天,火辣辣的太阳烤着房顶,屋内显得很闷,尽管给老人病房里装了电扇,而且整天都开着,可卧室里依然如蒸笼一般。李忠琴就专门买了活动床,将老母亲的抬到屋外的大树底下乘凉,每天抬出抬进,早晨为其洗脸,晚上为其洗脚,中午天热为其擦身、洗澡;衣服三天一换,内衣一天一换。千方百计减少母亲的痛苦煎熬。婆婆在她将近一年的护理过后,安然地离开了人世。在咽气前,老人对前来探望的亲友说,很感激儿媳妇李忠琴的孝心,假如来世有缘分,还愿意“再做一世母女”,来补尝李忠琴的孝义。 李忠琴的公公梁汝意,今年78岁,自年轻时间就患上了哮喘病,几乎不能承担重体力劳动,后因脑血栓导致双眼失明,生活上都不能自理,更谈不上下地干活,李忠琴把老人的饥寒冷暖,时时挂在心头,自从公公眼睛失明的十余年来,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就连几里外的娘家,也是难得一年回去探望一次。除了常年不间断地为公公吃药打针治疗调养以外,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至地关怀照护,一日三餐都是征求公公的胃口去做,每顿饭都是送到公公手上……。公公虽然身体有病,可多年来形成的吸烟、饮酒、喝茶反到成了病床上唯一的乐趣,李忠琴无论再怎么困顿,也要保证老人这些消费品的供给。每逢丈夫下山赶集,总要交代丈夫为体弱重病的老人买回香烟和茶叶,以及其它营养保健补品。 早在婆婆患病的一年多时间里,李忠琴既要忙碌着为婆婆治病,又要承担一个大家庭每天的家务,应付亲戚朋友之间的人情往来,还要不误农时抓好农业生产。婆婆病重的后期,公公的脑血栓和哮喘病也越来越重,李忠琴每顿饭要同时送给两个病人。在婆婆去世后,家里已经欠了万元外债。又要给公公接着治病,对于收入微薄的农家小户来说,真是雪上加霜。眼看着公公的病情愈加严重,李忠琴决心克服经济上的困难,东拉西借,坚持为公公求医购药继续治病。老公公的病又经过一年多的抢救治疗,虽有好转,但是依然说话口齿不清,行动异常艰难。加之,双目已失明,每天如植物人一般,只能吃了睡,睡了再吃。农闲时间丈夫和孩子们出门去打工,一方面要挣钱还债,另一方面还要继续花钱为老人治疗。李忠琴只有一人在家,每当她从坡上放羊或干农活回家,也要先去看看老人,好言好语,问吃问喝,安顿好公公后,才去做家务、干农活。虽然里里外外很忙碌,可她还是把病人照顾的滋滋润润。桂花树村的父老乡亲们,看着梁汝意红润的面容,就知道李忠琴背后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苦。他们常常以李忠琴为敬老爱老的楷模,去教育子女和家人,全村人敬老爱老的和睦家庭越来越多,尊老爱幼在这里已经蔚然成风。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