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笔名柳青,字东园。陕西吴堡人。八岁进入本村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后在佳县螅镇小学、米脂县东街小学读书。济南惨案发生后,他参加了米脂的示威游行,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92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下半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入学刚半年,学校被陕北军阀井岳秀下令关闭,遂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在这里,他更多地接触了鲁迅、郭沫若、茅盾、丁玲和沙汀等人的作品,并自修大学课程。由于过度用功和生活上的清苦,他染上了严重的肺结核病。 1934年夏初中毕业,到西安投奔在西安高中当教员的长兄。9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西安高中。从塞上来到省城,他的视野大为开阔,如饥似渴地博览中外名著,开始作诗、写散文,还学习翻译外国文学作品。1935年冬,上海《中学生》季刊第二卷第二号上发表了他署名柳青的散文《待车》。这是他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作品。“一二·九”运动爆发后,西安学生罢课、游行,并成立西安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正在高中二年级读书的柳青,积极投身爱国运动,曾在西安高中学生救国会会刊创刊号上发表翻译诗歌《村里的铁匠》。1936年冬,悼念鲁迅大会、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和西安事变的爆发,使西安地区的学生爱国运动空前高涨。柳青担任西安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会刊《学生呼声》的主编,还为学联拟写传单,每日显得特别忙禄。就在这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8月,柳青到《西北文化日报》副刊《战鼓》当编辑。不久,考入刚成立的西安临时大学俄文先修班。翌年4月,日机轰炸西安,临时大学搬到陕南南郑、城固,柳青没有随校南迁,而奔赴陕甘宁边区。他于1938年5月初到延安,在边区文化协会任海燕诗歌社秘书、民众娱乐改进会秘书。1939年到1940年,他以随军记者和文化教员的身份,随八路军东渡黄河到华北,转战于山西抗日前线。抗日队伍的生活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写出多篇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英勇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短篇小说。军营的艰苦生活和创作的劳累,使他肺病复发,1940年10月返回延安,担任文学月刊《谷雨》编辑,并和林默涵一起负责延安向重庆传送消息的文化站。这一时期他写出了多篇反映边区生活的短篇小说,是他短篇小说创作的高潮期。1943年在米脂县民丰区任乡文书,和当地干部一起开展减租减息、反霸反奸斗争和大生产运动。根据这个时期丰富的生活积累,他写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小说通过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中农民围绕集体种谷的问题展开了斗争,真实地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阶级力量的变化。抗战胜利后,他于1945年9月随军进入东北,主要从事文化工作,曾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1947年回到陕北,1951年写出了反映战争生活的优秀长篇小说《铜墙铁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柳青参加了《中国青年报》的创刊工作,任编委和副主编;还参加中国青年作家代表团访问了苏联。此后任中国作协西安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是政协第四、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 952年到长安县皇甫村落户,兼任中共长安县委副书记。他参加了农业合作化各阶段的实际工作,熟悉和了解农村各阶层群众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期间,曾出版《皇甫村三年》散文集,发表短篇小说《恨透铁》。1959年,他的代表作《创业史》第一部问世。这是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著作。作品脉络清楚,重点突出,人物形象丰满生动,语言清新明快,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宝库,被译成日、德、西班牙等文字。《创业史》原计划四部,1964年基本完成了第二部初稿。然而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他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创作被迫中断。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修改第二部书稿。但他的创作宏愿终于未能实现,1978年6月13日在北京逝世。 吴堡寺沟村故居 深入生活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