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李正敏(1915~1973)名正堂,字艺华,艺名正敏。陕西长安狄寨小李村(今属西安市灞桥区)人。12岁时考入西安东关毛玉卿所办的正俗社学艺,曾拜高登岳、党甘亭为师。首次登台演出《审余宽》,几忘戏词,难以下场,受师傅严责。从此发愤苦学,很快学会了十多出戏,成为正俗社“台柱子”。其唱腔清脆圆润,刚柔相济,吐字收音,韵调悠扬,尤以低音柔(悲)腔、鼻腔共鸣,更能醉人。擅长塑造悲剧性格及哀怨情调的人物,观众誉其为“敏腔”,20世纪30年代红极西安。在由《新秦日报》《民意报》举办的评比秦腔旦角演员活动中,与王天民同列榜首。1935年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唱片,他演唱的《探窑》《赶坡》《二度梅》《断桥》《游园》《黛玉葬花》《走雪》《河湾洗衣》《白蛇传》《玉堂春》《白玉楼》等制成唱片,至今流韵秦腔剧坛。所塑角色,尤以王宝钏著称。王绍猷在《秦腔记闻》中称赞“李正敏腔唱极其动人”,“余音袅袅,回肠荡气,歌喉婉转,耐人寻味”。 李于1936年离开正俗社,创办正艺社,任社长兼主演,驻演于桥梓口正街(现群众电影院处)剧场。后因剧场倒塌和日机空袭,被迫离开西安,流演于秦、陇乡镇;因物价上涨等原因,终于负债倒闭。1946年和封至模筹办大华社,任理事长、导演兼主演。不久,大华社亦倒闭,只好另搭江湖班社,演场场戏,维持生活。 1949年5月西安解放,李参加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宣传队,一野主力西进时他自动离职。1951年被西安市文联邀为西安首届文代会代表,与文艺界人士共同研讨西安戏剧的恢复发展,使他明白了新文艺的方向,鼓舞了继续办剧团的勇气。他邀集原正俗社艺人及邮工秦剧团丑行票友何振西等,利用南院门原福建会馆(后改三山会馆)的旧戏台作社址,恢复了毛家班子--正俗社。李除参加演出外,还培养出张惠侠等学生。数年后,该社划归铜川。后来的耀县秦腔剧团,就是由当年的正俗社发展起来的。 1952年李在大荔群众剧团任副团长,奉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调遣参加了西北演出团的观摩排导工作,并赴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这次戏曲会演不但使他开阔了艺术视野,中共领导人对艺术、对艺术家的关怀,更使他深受鼓舞。周恩来在观摩会演会上说:艺存于人,人在艺保,人亡艺亡。老艺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各地应该重视老艺人的团结工作。这番话使他激动得夜不能寐,决心把自己的艺术全部献给人民。会演结束,李随西北演出团又去保定、天津、塘沽演出,回陕后调入西北戏曲研究院(1955年改名为陕西省戏曲剧院,1980年又改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历任演员训练班主任、二团团长等职,参加《游西湖》《赵氏孤儿》《白玉瑱》《白蛇传》等戏的排导,培育秦腔接班人。他对每一件事都尽心尽力,尤其在培养新人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根据教学需要,粉墨登台,示范演出,后来广播电台常播他与田德年、刘易平的《二进宫》,就是教学录音佳品。他曾为马蓝鱼、李应贞、李继祖、霍慧君等施教,尤其杨凤兰在承继其表演、唱腔上颇见成效,有“敏腔传人”之赞。陈尚华、萧若兰、余巧云、张彩香、郝彩凤、马友仙等都受其艺术影响和教益。由于他教艺有绩,在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上,获表演一等奖。 李是政协西安市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59年被选为省人大代表、省剧协理事。“文化大革命”中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大戏霸”、“旧班主”受到冲击。197 3年12月12日逝世于西安。 与田德年(前中)、刘易平(前右)同甘肃同行合影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