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哈德成(1888~1943)回族。名国桢,字德成,经名希拉勒丁。陕西南郑县城(今汉中市汉台区)人。与王静斋、达浦生、马松亭并称为中国现代四大阿訇。幼读儒书,同时随其父哈希龄学习阿拉伯语,还曾赴甘肃等地学经。后因避战乱,随父移居上海,16岁时到江苏镇江和河南投师深造。三年后因父病返回上海。其父去世后,家庭生活的重担主要落在他这个长子身上。于是他继承父业,在浙江路清真寺宣礼,但收入菲薄,难以养家。遂开始学习英语和英文打字,靠打字收入贴补家用。尽管生活困难和工作劳累,但他一直没有放松学习经典,还拿出时间攻读波斯语和乌尔都语。鉴于他的人品、学识,不久被推举为浙江路清真寺副教长。当时耶稣教会在上海刊印《回教考略》一书,有对伊斯兰教诬蔑不实之词,引起穆斯林的公愤。他只身到美国传教士李佳白的寓居,引经据典,对书中谬误之处一一驳斥。李佳白理屈辞穷,被迫毁版焚书。 1913年哈赴麦加朝觐,沿途进行考察。第二年归国后,与人一起创立协兴公司,经营海外贸易,打算以公司盈余兴办学校,培养人才。1919年出任该公司驻锡兰(今斯里兰卡)和埃及经理。他注意加强与国外穆斯林的联系,增长了自己的见识,英语程度也有很大提高。1924年回国。1925年与马晋卿、沙善余、伍特公、刘彬如等发起成立中国回教学会,发行该会月刊,阐扬伊斯兰教义。与此同时,他与伍特公开始翻译《古兰经》。第一至三卷译文曾在会刊上连载,以广泛征求意见。同年,浙江路清真寺教长马子贞去世,哈继任该寺教长。1928年,与达浦生等人创办伊斯兰经学研究社,同时创办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聘请著名穆斯林学者任教,培养了一批有较高阿拉伯语水平,既懂伊斯兰教经典又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1931年,中国第一次有组织地选派赴埃及留学生,哈与达浦生两位教长力荐成绩优秀、有远大抱负的学生马坚出国。此后,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还派出五名优秀学员到埃及留学。 1937年8月13日,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进攻上海的“淞沪会战”开始后,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停办。上海沦陷后,哈隐居租界,深研伊斯兰教经典,领导中国东南各地的穆斯林从事抗日救国活动,曾帮助不少青年人离开沦陷区。 1939年,马坚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在埃及的学业回国,哈亲迎于香港,急切跟马坚商讨翻译《古兰经》事宜。第二年,马坚到达上海,参加译经工作。担负译经的几位人员,既有传播教义的高度责任感,在专业上又各有所长:哈德成精于经典,并通晓多种外国语;沙善余、伍特公虽不懂阿拉伯文,但却是饱学的英汉翻译专家;马坚在世界伊斯兰最高学府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八年,有渊博的知识,又精通阿拉伯语。他们的分工是:首先,由哈德成依据原文和有关著作将重要的章节讲解一遍,说明不同教派的不同解释,大家共同讨论,统一认识,再找出疑点加以注释;接着由沙善余依据印度学者穆罕默德·阿里的英译《古兰经》译成汉文初稿;再由伍特公进行注释和文字修饰;最后经集体讨论,逐字逐句定稿。穆斯林认为,《古兰经》是“天启”,含义深邃。《古兰经》原文文体是带韵的散文,诵读起来美妙动听,译成汉文采用什么文体才能更好地表达它的原意和特殊风格,是大家关注但认识不一的一个问题。沙善余认为,经书原文有不少意义含蓄的地方,因此行文要严谨,译文以文言为好,但不宜太深奥;马坚的想法是,先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以利于普及;伍特公则主张采取古典诗文的笔法,尽可能与原文相适应,也可尽汉语韵文词藻之美,并主张注释时应加入诸儒的观点,以使伊斯兰教义得到更好的阐扬。翻译的文体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以后也是各行其是。事实上,这几种主张以后都有人付诸实践。马坚用白话文通译的《古兰经》,于198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受到各方称赞。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的外国租界也落入日军之手,哈受到日伪胁迫,处境更加困难。于是他秘密离开上海,经蚌埠转赴太和,然后到达西安。后从西安回到自己久别的故乡南郑,住清真南寺。不久,又离南郑赴重庆,数月内曾几次公开演讲,宣传抗日救国,深得教内外人士的景仰。哈厌恶国民党政治,谢绝国民政府聘任,于1942年底由重庆飞抵昆明,转赴靠近南国边境的蒙自沙甸(今属个旧)。这里是马坚的故乡,马本人已先期返里。哈在此继续与马坚一起致力于《古兰经》的翻译,并在养正阿拉伯语专科学校高级班授课。1943年10月25日病逝。 哈德成(前排坐者右一)、达浦生(坐者中)等与赴埃及留学五学生合影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