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张润泉(1895—1972),字明德。清末乾州永生坊(今乾县杨汉乡永生坊西村)人。192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回陕后,先在陕西师范任教,不久任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部秘书,后任陕西省教育厅编审委员、平民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 1937年,张润泉回乾县筹建陕西省立乾县中学。经他多方奔走和苦心经营,1939年乾县中学建成,任第一任校长。乾县中学在他的领导下,学生勤奋学习,力求上进,考试成绩居于全省前列,醴泉(今礼泉)、兴平、武功、永寿、枸邑(今旬邑)等邻县学生纷纷慕名而来,为社会培养了不少有用之才。1940年,乾县政府突然逮捕了乾中8名无辜学生。张润泉闻讯后,亲至县府,与县长续俭据理力争,迫使续俭将学生全部释放。他还营救身为中共地下党员的乾中学生尚佩儒出狱,并极力保护学生中的地下共产党员和抗日民主先锋队队员,为人民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 张润泉不仅是教育界知名人士,还是一位历史学者。1930年,陕西各界推举他为陕西抗日会代表,赴上海参加了全国抗日会。为了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他回陕后,即着手编写《日本侵略中国史》,并于次年脱稿付印,有力地配合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1930年,张润泉被委任为陕西省图书馆编审主任后,又埋头从事著述。他在前所著《三民主义大纲》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阐发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真谛,编著了《人类生活史》。此书1934年脱稿,蔡元培亲为题签并作了序言,亦于次年出版。为了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他在1941年任陕西省教育厅督学后,即着手编著《中国通史》。他身居陋室,一张炕桌,一盏油灯,历经五载,于1945年完成了80万言的《中国通史》书稿,并于当年携书稿前往重庆,准备出版。其间,拜访了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等人,并送上书稿求正。但因时逢抗战胜利,政局多变,未能付梓。同年,张润泉受聘为国史馆编审,并一度在中央大学从事秦汉史教学。1948年受聘为国立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 1957年,张润泉受聘于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曾任《人文杂志》编辑。1960年受聘为陕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和“现行反革命”,遭到批斗。1972年78岁时含冤去世。粉碎“四人帮”后得到平反昭雪。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