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虞宏正(1897—1966),字叔毅,福建省福州市人。西北农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胶体化学家。少年时期,他在广州、南京、上海读完小学、中学。1916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毕业后,曾在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农学院任教。1929年,代表中华农学会赴日本出席日本农学会年会,宣读论文《中国土壤分类》,汇编入《日本农学会年会报告》一书。1936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胶体化学部进修,次年又入伦敦大学物理化学部进修,同年回国任西北临时大学教授。1938年被聘为西北农学院教授。先后赴英国剑桥大学胶体科学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和加州大学化学部进修。1947年回国后,继续在西北农学院任教,并在咸阳的西北工学院和西安的西北大学兼课。解放后,他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所长兼西北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陕西省化学学会理事长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第二届、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66年因病去世。他一生学贯中西,专长胶体化学与物理化学,在学术上有较高的成就。他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重视科学研究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学研究人才,为西北地区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是杨陵农科城的骄傲。 虞宏正常说:“大西北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因而把大半辈子心血倾注在了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面。他认为黄土是一个综合研究的课题,它直接关系到自然环境、人类生存,也涉及到整个第四纪地质年代的许多问题。黄土成因、力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能等等,都是科学家长期以来企求研究解决的课题。黄土可以呈现为胶体状态,悬浮于大气江河之中,具有无孔不入的穿透力和带电性能;黄土可呈现为悬崖峭壁,千年不凋;黄土吸附力很强,不但能吸附多种元素和有机物质,还能吸附放射性尘埃;黄土也能抗震消音,是土木工程中一种很有用的材料。黄土在中国大西北的高原上遍及七省,层高200米,得天独厚。为此,他热爱黄土,把黄土高原作为开辟科学天地的乐园,进行了艰苦的科学探索。抗日战争胜利后,京沪不少大学聘请虞宏正任教,但他舍不得对黄土的科学研究,毅然留在了西北农学院,热情为西北培养物理化学人才,指导科学研究。1956年,中央制订中国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许多专家都希望他留在北京负责组建新的化学科研机构,但他热爱自己开辟的科学园地,坚持在西北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为了改变黄土高原的面貌,虞宏正主动把自己胶体化学的专长运用于农业科学研究。1954年,他倡议组建了专门研究土壤结构与农肥关系、植物生长与水土保持关系的研究所,即今日的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并亲自担任了该所的首任所长。1956年,他不顾年老多病,亲自奔赴陕北,实地考察了3个专区、18个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回来之后,他从战略的高度,就提高农业生产、防治水土流失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这些意见曾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1959年,在他的主持下,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建立起了当时西北可应用于工农医的同位素应用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利用辐射、示踪、中子活化等科学技术,取得了工农医多项具有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科技成果。1964年,一项小麦与偃草远缘杂交第一代、第二代雏形问世。当时因尚未结穗(无籽),有人说了“骡子不能生驹”的泄气话。虞宏正不顾别人非议,积极支持远缘杂交的新课题。他将水土保持研究所的植物分类研究室和从兰州搬来的植物栽培驯化室合并,成立了西北植物研究所,从而创造了优越的科研环境,使这一具有耐旱、抗病、抗倒伏等特性的杂交小麦——小偃5号、小偃6号新品种终于培育成功。 虞宏正学识渊博,能讲很多课程。他讲课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深受学生的欢迎。50年代后期,他开创了“土壤热力学”。这一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特别对农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