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张慕陶(1902—1941),原名金印,字信斋,笔名金刃、禁音,化名镜英、马云程、张渊明。栒邑县张家村(今旬邑县太村镇张家村)人。1924年在西安省立三中读书时,结识了当时任该校教务主任的共产党员魏野畴,并受其影响。同年秋,由魏野畴、张秉仁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冬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是西安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曾任共青团西安地委委员、陕西省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他还在《陕西学生》和《西北评论》等刊物撰文,为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放声呐喊,博得陕西学生界的称赞。1926年西安解围后,曾任国民联军总政治部政治处处长,与冯玉祥、杨虎城、吉鸿昌、孙良诚等将军接触频繁,过从甚密。不久,任共青团陕甘区委宣传委员。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委员、常委兼团省委书记,参与策划了清涧、渭华、栒邑等武装起义,在领导陕西工人运动、特别是共青团工作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1928年,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时,张慕陶作为陕西党组织惟一的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同时,他还出席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少共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少共国际候补中央委员,成为陕西党组织中惟一参加少共国际的共产党员。 1928年冬,张慕陶由莫斯科回到上海后,受共产党中央的派遣,前往天津担任顺直省委组织部长。1929年6月,曾出席过中共六届二中全会。这年秋,顺直省委机关遭到破坏,省委书记韩连会离开天津,张慕陶继任顺直省委书记,主持日常工作。1930年春,党中央曾怀疑他有托派之嫌而将其调离天津,让其到上海的党中央负责长江局共青团工作。经审查证实他无任何问题,随即派往武汉任中共长江局军委总兵委书记。同年9月,他列席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批评了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 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张慕陶因反对以王明为首的中央领导,被开除党籍,紧接着与陈原道、吴化之等大批共产党员一道,先后在天津被捕入狱。这年秋,转押于北平军人反省分院。次年9月与陈原道、吴化之等人出狱后,即被恢复党籍。不久,受中共中央北方特科派遣,前往张家口任中共特委书记,帮助冯玉祥筹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任抗日同盟军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总政治部主任,为使冯玉祥与中共在抗日反蒋旗帜下再度合作、坚持察绥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被当时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北方的推行者以“反党”等罪名,再次开除了党籍。此后,再未回到党内。 张慕陶对被开除党籍开始非常气愤,气得卧床数日,但事过之后,他即振奋精神、继续进行抗日反蒋活动。他曾以无党派民主爱国人士身份在天津秘密联络宣侠父和隐居于法租界的吉鸿昌等人,组织“反帝大同盟”等抗日团体。吉鸿昌将军被捕后,他到处奔走,做反蒋实力派的工作,为此曾遭到蒋介石的通缉。在其处境极为不佳时,经人介绍,并改名马云程,充任阎锡山的高级参议。在此期间,他进行过反对中共的小组织活动,但却始终为反蒋抗日四处奔波。1936年2月,红军东征时,他借故离开太原,避居北平,表示中立。“西安事变”爆发后,张慕陶应杨虎城将军邀请返回西安。他高度赞扬张、杨的果敢行动,但却力主杀蒋,不让放虎归山。他的主张曾在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大多数官兵及西安各界群众中产生了共鸣,在抗日阵线内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 抗日战争初期,张慕陶通过阎锡山和高树勋的关系,为组建独立的抗日武装而到处奔走,并资助过冀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战。1938年2月,张慕陶在山西临汾被以“托派汉奸”的罪名逮捕。嗣后,阎锡山通过山西省高等法院将其引渡,解押于西安第一监狱。同年7月,经杨虎城部李中兴将军多方疏通而获释。不久,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秉承蒋介石旨意,派共产党叛徒马子静以高官厚禄诱其加入国民党,张慕陶大骂马子静不是人。于是,即遭蒋鼎文逮捕。他先后被押于西安新城大楼及陕南的沔县、略阳、南郑等县,达两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始终坚持抗日反蒋主张,并在当地进行游说,有一定的社会影响。1940年12月8日,蒋介石亲自签署密电,令蒋鼎文将其处决。1941年1月5日,张慕陶被秘密枪杀于南郑县,时年40岁。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