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杨法震(1905—1938),又名名经。兴平县仪空北庄(今兴平县庄头乡仪空北庄)人。先后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和西安民立中学。学习勤奋,思想进步。1924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理科,1926年冬转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学习班)。在反击夏斗寅叛变的战斗中表现勇敢。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翌年夏,军校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程潜部任担架排长,不久至胡文斗部任连长。7月15日,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实行“清党”反共,杨法震离开部队,化名到洪湖、沙市一带进行共产党的地下工作。后因叛徒告密,党组织遭到破坏,遂于1929年返回陕西。 杨法震回到陕西后,任《西安日报》编辑,1930年任陕西省政府视察员。这年秋天,他根据省政府秘书长南汉宸的指示,到凤翔县营救了被县长解省吾关押的中共地下党员陈云樵。1932年经南汉宸介绍,与陈云樵一起到兰州行署随营军官学校工作。1934年到汉中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部任参议,曾只身去川北调查川军情况,为杨虎城制定对待川军的对策提供了重要情报。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杨法震被杨虎城任命为三原县保安大队副大队长。他到任后,积极整顿地方治安,严惩了一些蓄意中伤红军、制造摩擦的地方恶霸。协助中共地下组织召开了欢迎红军前敌总指挥彭德怀到三原的万人大会。他经常往来于泾阳县云阳镇的红军前敌指挥部,协调十七路军与红军之间的关系,使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为十七路军广大官兵所接受。1937年“七·七”事变后,杨法震大声疾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华北危机,吾辈军人岂能等闲视之!”一再要求带兵上前线,参加抗战。 1938年春,杨法震调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十七师一○二团副团长,驻防韩城。4月,奉命东渡黄河,赴山西作战。杨法震在该地游击队的配合下,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使日军屡遭伤亡,迫使其退出黄河一带。7月,日军妄图通过黄河防线,大举进攻晋东南。杨法震继续率部抵抗。7月上旬,日军出动步兵、骑兵、炮兵千余人,大炮20余门,向永济进犯。他率一营兵力在虞乡、寒水村、董家营、北古城一带侧击敌人。全营官兵在他的带领下,同仇敌忾,痛击来犯之敌,使日军攻势受挫。7月15日,日军分三路包围杨法震部队,杨法震亲手击毙日军数名。激战中,他腿部、左额、右脑多处受伤,依然奋勇杀敌,不下火线。全营官兵为其精神所感染,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歼敌甚众。终因众寡悬殊,除少数士兵突围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杨法震亦因伤势过重,捐躯疆场,时年34岁。 杨法震牺牲后,西安易俗社以他的英雄事迹编演了秦腔现代戏《血战永济》。各界人士和杨法震生前友好募捐了一笔抚恤金,由烈士遗孀方向知在故乡草堂寺创建了“法震学校”,以示对这位抗日英雄的永久纪念。1957年,杨法震的遗骨被人民政府从山西中条山运回,安葬在西安南郊烈士陵园。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