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李仪祉(1882—1938),原名李协,字宜之,后以仪祉行。清末同州府蒲城县富源村人。中国近代著名水利科学家和教育家。父亲李桐萱,伯父李仲特,都是同盟会员和知名学者,李仪祉幼年随父亲和伯父学习,光绪二十四年(1898)在同州府考试获第一名秀才。后就读于崇实书院和关中学堂。宣统元年(1907)由京师大学堂毕业,被选派入德国皇家工程大学学习铁路和水利。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毅然携枪回国参加革命。1913年春,再次前往德国,入丹泽大学专攻水利。1915年春学成归国,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所高等水利学府——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任教务长,一度主持校务。其后相继担任西北大学校长,北京大学、南京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和交通大学教授,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教授兼水利组主任,陕西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工程局总工程师,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建设厅厅长,上海港务局局长,华北水利委员会主席兼北方大港筹备处主任,导淮委员会总工程师兼工务处处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全国经济委员会常委兼总工程师,全国救济水灾委员会委员兼总工程师,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会长等职。他一生为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治黄导淮和兴修关中八惠渠工程,特别是兴修泾惠渠的工程。 1922年,李仪祉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后,对陕西省境3000余年间的灾害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每隔10年,必遇一次严重干旱。为了抗御灾害,造福百姓,他下决心修建关中的水利灌溉工程,而首当其冲的,是要为渭北平原这个全省的棉麦主产区修渠引水。1924年,他主持完成了引泾灌溉工程——泾惠渠的设计方案。但以后的几年,由于主陕政的军阀刘镇华从中作梗,经费无法落实。于是,从1927年起,他奔走呼号,知难而上,三进北平,两下南京,四处奔波,争取各方支持。1928年陕西发生特大旱灾,连续三年不雨,次年83个县夏粮颗粒未收,饿死者250万人,逃亡者40万人,全省人口锐减,从940万下降到650万。当时《申报》报导:“陕灾之惨,为旷古所未有。盖未埋亡饿殍达四十万具,蒸臭达数千里。”陕西各界强烈呼吁兴办引泾工程。适逢杨虎城回陕主政,积极支持此事,便邀李仪祉于1930年返陕,主持兴办引泾工程。杨虎城首先拨款40万元予以支持,随之,华洋义赈总会筹款40万元,美国檀香山华侨捐款15万元,中央政府拨款10万元,朱子桥捐水泥2万袋,终于使泾惠渠于次年正式开工。 泾惠渠开工不久,工款不能及时到位,建筑材料非常缺少。李仪祉提议以工代赈,救济灾民,并倡导就地取材,拆毁灌区内破庙的砖木充作工料,以省工费。不料这一提议立即遭到了不少乡绅的反对。他们一面煽动不明真相的农民阻挠拆庙修渠,一面向陕西省政府告状,致使修渠工程陷于停顿状态。为了排除阻力,李仪祉用纸浆泥做了一个长2米、宽1米的引泾工程模型,让人抬到泾阳县政府大堂,邀请乡绅和群众观看,并当面向他们宣讲修渠的好处。他恳切地说:“我是陕西人,我没有二心,决不能把水利变成水害,坑害乡亲。要是咱早能把渠修成浇地,哪会有因大旱遭灾、死尸遍野的景况呢?”由于他苦口婆心向大家宣传讲解,终于排除了干扰,使工程重新开始。施工过程中,他经常深入工地,进行具体指导。经过艰苦努力,于1932年完成了第一期工程,6月20日开闸放水。1935年冬,工程全部完工。泾惠渠的主要工程有:横跨泾河的拦河大坝、渠首引水闸、引水涵洞、排洪桥、退水闸及引水斗门等;渠道分总干渠、南渠、北干渠及八大支渠,全长270公里,使醴泉(今礼泉)、泾阳、三原、高陵、临潼5县的60多万亩田地得到了灌溉。他曾满怀激情地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这多年的大旱,使我父老兄弟受苦不堪,庄房田地卖了,人逃散了,地荒了,牛没了。幸而有这一大工程,人回来了,牛买了,地又种了,又渐渐有生命了。” 泾惠渠工程的完工,确实给陕西农业带来了生机,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得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赞赏和支持。随之,南京政府拨出专款,在杨虎城、邵力子的相继支持下,李仪祉先后勘查设计并主持修筑了洛惠渠、渭惠渠、梅惠渠、黑惠渠、沣惠渠、潜惠渠、灞惠渠等,同泾惠渠合称“关中八惠渠”,其中他最得意的是泾惠、洛惠、渭惠三渠。他没有女儿,但他曾说他有三个女儿,一个叫泾惠,一个叫洛惠,一个叫渭惠。这些水利工程的完成,大大促进了关中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灌区受益群众亲切地称他为“活龙王”。而他则因长期艰苦工作,四处奔忙,积劳成疾(患胆囊炎),医治无效,于1938年3月8日在西安逝世。终年57岁。李仪祉去世的噩耗传开后,国内外唁电交驰,闻之者无不含悲。他在弥留之际,已经不能说话,还用抖动的手指在别人掌心写了“大坝”二字,示意要注意渭惠渠南土坝的抢修之事。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3月11日晨,当李仪祉灵柩遵照遗嘱移往泾阳县时,各界人士在西安西关举行了公祭。与会者填街塞巷,达三万之众。当时尽管日寇飞机在上空穿梭轰鸣,送葬人群屹然不动。李仪祉的遗体据他生前意愿和灌区人民的要求,被安葬在泾惠渠总于渠两仪闸畔(今泾阳县王桥镇大章桥村西南)。3月15日,灵柩到达葬地,举行安葬仪式。是日三原、高陵、泾阳各县群众远道而来,参加祭奠者达5000余人。 李仪祉生前著述甚丰,其各种著作计270多篇(部)。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他后期主要工作的泾阳县设立了“仪祉农业学园”(即今陕西省仪祉农业学校)。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