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王叔振(1906—1935),原名淑贞。女,三原县城东关人。1920年考入省立西安女子师范学校。次年12月,西安学生及各界群众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太平洋会议,她积极参加了游行示威,并到处发表演讲,呼吁救国。1925年5月4日,西安发生了军阀吴新田士兵无理冲击西安一中,残酷殴打学生,致使数十名学生受伤的“五四”大惨案。惨案发生后,陕西省学联和西安市学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对策,当时有人主张,如果到时天仍下雨,就不游行了。这时,王叔振昂然走上讲台,在黑板上疾书“风雨无阻”四个大字,使全场为之震动。于是,游行按计划如期举行。王叔振因此得了个“风雨无阻”的雅号。这年秋,王叔振又参与领导了西安女师学生驱逐反动校长张西轩的斗争。她还擅长书法,楷书苍劲有力。由于她品学兼优,深得同学敬重。刘镇华镇嵩军围攻西安城期间,王叔振在城内积极参加中共党团组织领导的宣传活动和救济工作。冯玉祥率领国民联军解西安城围后,曾多次听过她的讲演,热情予以赞扬。 1927年4月,王叔振同当时担任国民联军总政治部部长的共产党员刘伯坚恋爱结婚。婚礼在中山军事学校礼堂举行,当时在西安的国共两党知名人士冯玉祥、于右任、邓宝珊、杨虎城、吉鸿昌、续范亭、邓希贤(即邓小平)等都参加了婚礼,表示祝贺。婚后,王叔振调任联军总政治部秘书,随即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冯玉祥追随蒋介石“清共”。7月,根据中共中央秘书长周恩来的指示,王叔振与刘伯坚赴上海从事济难会工作,积极营救被逮捕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28年春,刘伯坚赴苏联学习,王叔振留在上海继续从事地下工作。在白色恐怖下,她冒着危险用笔名在上海各进步报刊发表文章,宣传革命理论,并藉稿费维持生活。 1930年秋,王叔振和刘伯坚奉命去江西瑞金中央苏区,刘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协助朱德总司令工作,她被分配搞妇女工作。次年3月,他们为了全力从事革命工作,把刚生下的第三个儿子熊生过养给了闵西新泉县芷溪乡一位叫秋满菊的妇女,并留下手迹:“刘门王氏生下小儿名叫熊生,今送给黄家抚养成人,长大在黄家承先启后。但木有本,水有源,父母深恩不可忘记,仍要继承我等志愿为革命效力,争取更大的光荣。特留数语,以作纪念。母王叔振字。公历1931年4月16日写于闽西芷溪。”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王叔振任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次年,毛泽东遭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排挤和打击,王叔振被调离中央政府,去闽西新泉县(今属福建省连城县)任县委书记。当时《红色中华》报曾多次报导新泉县突击扩大红军和经济动员、妇女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号召“学习新泉县工作的经验”。 1934年初,王叔振又回到瑞金,担任中央苏区中央局秘书长,并经常为《红色中华》撰稿。这年秋,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她和刘伯坚被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几次遭到国民党军队围攻,她随军转移至福建长汀。 1935年初,刘伯坚在江西作战受伤被俘,3月在大庾县(今大余县)英勇就义。刘伯坚牺牲后,根据共产党组织的指示,原拟让王叔振转赴上海继续从事地下工作,因无法摆脱敌人的重重包围未能成行。这年春,执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保卫局突然派人将王叔振逮捕,据说是“怕她被敌人抓去破坏白区(主要是上海)党的组织”,将其秘密杀害于福建省长汀县四都乡姜畲坑。死前,没有审问,没有罪名,王叔振还笑问保卫局的特派员:“你们是不是抓错人了?”直至被害,她还高呼“共产党万岁!”时年仅30岁。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