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南南轩(1879—1916),字风熏。清末西安府兴平县史名村(今兴平县南寺乡史名村)人。少有大志,禀性刚直,品学兼优。在西安陕西高等学堂上学时就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学说,经井勿幕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从陕西高等学堂毕业后即回兴平,与兴平知县张瑞玑及邑人张渊共同创办了《兴平报》,他任该报社长,每十天出一期。宣统三年(1911)张瑞玑调任长安县知事后,该报随迁省城,在西安继续发刊,改名《兴平星期报》,每周出一期。由南南轩主编的这份报纸,表面上是“启发民智,开通风气”,实际上是揭露清廷腐败统治,宣传革命思想。《兴平星期报》后改为《帝州报》,在陕西知识界和城乡人民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1911年10月西安新军起义后,南南轩担任秦陇复汉军政府交通部科长、《秦风》报社编辑,后任陕西观察使署二科科长、陕西省议会议员。为了抑制外货输入,发展民族工业,他辞去官职,联合集资,在西安东大街设立了“精业染织公司”,并参与开办了延长“商办保陕油矿有限公司”,经常往来于临潼、渭南、华县、华阴等地,致力于经营工商业。1916年初,他在西安与张渊、杜友梅、焦易堂、吴希真等20余人秘密策划,准备举事,以反对袁世凯盗国称帝,并驱逐袁之心腹陕西督军陆建章。由于被叛徒张怀芳告密,南南轩与大部革命同志被陆建章的侦缉队逮捕,押于西安陆军监狱。这年3月18日,南南轩与其他17名革命同志在西安北门外火巷口英勇就义。“十八烈士”除南南轩外,还有王绍文、陈德卿、郭子余、吴鹏、赵贞吉、姚南董、李桂森、袁守礼、焦林、杜友梅、胡德明、杨景震、章雨苍、张镇方、陈宗卿、齐以礼等人。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