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杨宜瀚(?一约1911),字吟海。清末成都(治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光绪二十年(1894)以举人任兴平县(治今兴平县)知县。精通经史,喜爱文章、书法,待人谦虚恭谨,事上百依百从。在任兴平知县期间,为政尚宽,百废俱兴。他特别重视兴办学校,发展教育。为纪念农学家杨屾(字双山),于杨屾的家乡桑镇修“双山祠”,并附设学校;派热心教育的张元际、张渊去上海实地考察,为本县学校采办教学用品;在县城设学生经费处,筹集办学基金;利用古庙闲舍兴办初级学校180余处,为兴平县初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光绪二十六年(1900),陕西遭遇灾荒,庄稼多被旱死。江南义绅唐桐卿、刘朴生筹集义款30万来陕赈济。杨宜瀚与刘早有交情,亲自找刘,恳谈兴平灾情,拨得赈款2万。他除将大部用于直接救济灾民外,另用余银5000两在南乡散发籽种开井灌田,帮助农民生产自救,使庄稼得收。他还在县城内成立“义生善堂”,收养孤儿,延师教之;光绪二十七年(1901)又典东街房舍,收孤育婴,人皆称之。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为支付“庚子赔款”,陕西每年要向朝廷筹交70多万两白银。陕西当局为了筹凑赔款,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杨宜瀚为了效忠朝廷,交足筹款,想方设法进行搜刮,他在将盐税编入地丁征收的同时,又无视广大民众的承受能力,向百姓加派了学捐。由于负担过重,引起了群众普遍不满。光绪三十年(1904),西乡桑园举人刘锡纯和南乡生员张鹏翼等联名向他要求减轻农民负担,他不但置农民群众的合理要求于不顾,反而令人毒打了张鹏翼,并将刘锡纯和张鹏翼二人拘禁于县署。桑园、赵村、解庄等村派人赴县请求释放刘、张二人,杨宜瀚不仅不放人,还亲自坐着轿子到这些村庄去催征捐税,并胡说道:“拔一个(指交纳苛捐杂税)也疼,拔两个也疼,要拔不如全拔!”于是更加激起了民愤。这年二月初九(3月25日),在刘锡纯之弟刘坎坎和赵村“刀客”刘三的带领下,桑园、赵村、解庄等17村200多农民扛着各种农具赴县“交农”。杨宜瀚在反抗群众包围了县城的情况下,被迫答应了农民的要求。待农民撤离县城后,他立即变脸,将刘锡纯、张鹏翼押解省城西安,并请求陕西当局派兵镇压兴平“作乱”的民众。在统治者的残酷镇压下,刘三被迫投河而死,刘坎坎被捕后判刑5年,刘锡纯、张鹏翼二人被关押达两年之久,并革除了刘锡纯的举人名号。由于兴平县的“交农”风潮仅次于凤翔府的反“盐斤加价”斗争,在当时的关中产生了较大反响,为缓和民众的不满情绪,陕西当局被迫将杨宣瀚调离兴平。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后,地方土匪横行,杨宜瀚在组织民众保卫兴平县城时阵亡。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