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高三(1812—1903),乳名红娃,幼名宝童,号明春,人武林后更名高占魁,因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加之劲、功出众,穿纵如鹞,武林称为“鹞子高三”。清末著名拳师。西安府三原县马额镇高家堡(今三原县马额乡高家堡)人。 高三祖辈世代务农,他4岁随兄长盘功习武,18岁时拜清麓寺僧人圆净为师,被传予十八罗汉腿功。圆净很赏识他,遂将其荐至嵩山少林寺深造。数年间,学到了“心意拳”、“六合拳”和棍术等。从少林寺返回后,广交武林豪杰,不断切磋技艺,先后与陕西有名的拳师——临潼“黑虎”邢三、潼关“饿虎”苏三和耀县“通臂”李四结为挚友,被武林誉为“关中四杰”。 道光二十一年(1841),陕西第三届“群英会”在蒲城县召开,高三应邀参加。他在会上分别与邢三、苏三对试,均拳过两三招,二人难以招架。主持赛事的武举人何某亲自与高三比试,施出连环高招,企图一举取胜,而高三凭借其深厚的功力,先虚后实,后发制人,终场将何某击倒在地。高三连道不恭,何举人竟称赞道:“轻如鹞,腿如飞,好本事!”由此,高三的“飞腿鹞子”雅号传遍了陕西。 道光二十九(1849)至咸丰五年(1855)间,高三足迹遍及冀、鲁、豫、湘、鄂、苏、川、甘等地,先后拜河南李师、山东何师与王师、山西杨师、湖北洪妈妈等名家为师,增长见识,提高拳艺。高三晚年在渭北一带授徒传艺,其间,博采众家之长,创编出了“新意红拳”,亦即所谓“高家拳”。他还精于“子拳”(俗称“猴拳”),主要套路有小子拳、大子拳和子棍、子棒等。其特点是刁打为法,运招活快,身形圆缩,神态机敏,劲道柔顺,节奏清新,结构严谨,活动开阔,演练时讲究“绵软绝妙,活快灵巧”。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抵西安。高三闻讯,极为愤慨。他痛斥清廷腐败无能,赞扬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鼓励徒弟们要以太平军为榜样去反清灭洋。在他的爱国思想影响下,其高徒魏金钟、安老三、姜保、马耀武、杨杰、王振西等,后来都先后参加了“辛亥革命”和“靖国军”。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