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窦群(765—814),字丹列。唐代学者、诗人。著籍扶风郡平陵县(治今咸阳市秦都区西北)人。祖父窦亶,为同昌郡司马。父亲窦叔向,为著名诗人,代宗时为左拾遗。窦群年轻时以处士隐居毗陵(今湖南省邵阳市)。母亲去世后,他咬断了自己的一根指头放入棺中,以示同朽,并在墓旁搭盖小屋,守护坟墓,直至孝满,方才离去。在毗陵时,他跟随啖助的门人研习《春秋》之学,著书34卷,称作《史记名臣疏》。德宗贞元(785—804)年间,苏州刺史韦夏卿将其荐至朝廷,并献上了他的著述,未被征召。及至韦夏卿入朝为吏部侍郎,后调任京兆尹,才有机会面见皇帝,再荐窦群。于是皇帝征召窦群为左拾遗。当时秘书监张荐奉命持节出使吐蕃,皇帝提升窦群为侍御史,命其为张荐判官,随同出使。窦群趁皇帝接见时奏道:“陛下即位二十年,方才从草泽之中提拔臣做了左拾遗,这提拔是多么难啊!如今陛下把经历了二十年才提拔上来的臣下用作出使吐蕃的判官,这又是多么容易啊!”德宗赏识他讲的话,遂留下仍为侍御史。 永贞元年(805),顺宗李诵即位,任用王叔文、王伾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进行政治改革,王叔文等人不喜欢窦群,窦群也不依附他们。有一次,窦群去拜访王叔文,王叔文听说窦群到来,命人撤去坐榻,再让窦群进来。窦群作揖后说:“事情往往有预想不到的。”王叔文问:“什么意思?”窦群说:“去年京兆尹李实恃权夸恩,倾动一时,那个时候,公徘徊在道路之旁,不过是江南一个小吏而已。如今公已处在李实的位置上面,又怎么能不想到道路之旁仍有像公那样的人呢?”王叔文虽然赞赏他的话,终究没有用他。 这年八月,宦官俱文珍等迫使顺宗让位,由李纯即位,是为宪宗。宪宗即位后,调任窦群为膳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为唐州刺史。节度使于岫素闻窦群之名,拜见与语之后,更为喜悦,于是奏请留充山南东道节度副使,而宰相武元衡、李吉甫也都很喜欢和器重窦群,遂征召入京,任命为吏部郎中。武元衡辅政后,荐举窦群代替自己为御史中丞。窦群奏请以刑部郎中吕温、羊士谔为御史,李吉甫认为这二人轻薄浮躁,迟迟不准,窦群便因此怨恨李吉甫。 元和三年(808)八月,李吉甫被免去宰相职务,出任湖南节度使。窦群等人看到李吉甫失势,企图趁机搞垮他。一次,有个叫做陈登的方术之士在李吉甫家住过一夜,第二天,窦群便命狱吏拘捕了陈登,严刑拷打,逼其诬陷李吉甫。窦群诬告李吉甫的奏疏呈上后,宪宗亲自进行审问,陈登这才说出了实情。于是宪宗大怒,要杀掉窦群等人。李吉甫不计前愆,解救了窦群,并让其出任湖南观察使。几天后,改任黔州(治今四川省彭水县)刺史、黔州观察使。窦群在黔州任上,遇到洪水冲坏城郭,遂征调蛮族徭役筑城,由于日程紧急,催逼过分,激成叛乱,而他又镇压不力,于是,元和六年(811)九月,被贬为开州(治今四川省开县)刺史。两年后,改任容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刺史。 元和九年(814),窦群奉诏命回京,行至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因病去世。时年55岁。窦群生性凶恶残暴,往往恩怨无常,临事不顾生死。当时征召入朝,说要重用,人皆惶恐,及至听说病死途中,方才安心。死后赐左散骑常侍。 窦群生平不贪,家无余财;好藏书,积有图书万轴。兄弟五人,长兄窦常、二兄窦牟,都官至国子监祭酒。大弟窦庠、二弟窦巩,皆为著名诗人,尤以窦巩诗名最甚,与元稹、白居易等交往甚深。兄弟五人都擅长词章,曾作《窦氏联珠集》行于当时。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