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唐太宗(599—649),即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李世民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599年1月23日)生于京兆郡武功县(治今武功县西北武功镇)南渭河北岸李氏旧宅。他少时就熟读兵书,刻苦习武。大业十一年(615),李渊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李世民兄弟随父来到河东县(治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大业十三年(617),李渊拜太原留守,李世民又随父来到晋阳县(治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 当时,农民起义遍布全国,隋朝政权摇摇欲坠。李渊、李世民父子自知无力扑灭农民起义,又深知炀帝杨广对下猜忌,生杀任情,难于自保,便于这年五月在晋阳起兵,接着南攻霍邑县(治今山西省霍县)。在进至霍邑50里的贾胡堡时,听说隋朝北方的刘武周将联合突厥乘虚进击太原,而霍邑城又为隋朝大将宋老生把守,准备迎战李渊。在这种情况下,李渊打算退回太原。李世民坚决不赞成。他认为此时如果退兵,必将失去军心、民心,大业将难以成功。他深夜跪在父亲膝下,哭着劝谏说:“我们兴兵反隋,是仗义而行。前进就能胜利,后退不但使部队离散,宋老生还会乘机追击,我们就要失败。因此决不能退兵!”李渊这才改变了主意,终于一举攻克了霍邑。霍邑大战告捷,使李渊声势大振,于是率军西渡黄河,攻取了京师长安(今西安市)。太原起兵之初,李渊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右三军。攻克长安后,李渊立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遥尊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是为恭帝。恭帝进封李渊为唐王,以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封李元吉为齐国公。义宁二年(618),李世民徙封赵国公。三月,隋炀帝在江都宫(治今江苏省扬州市)被杀,五月,李渊称帝,建国号为唐,建元武德,是为唐高祖。李渊以李世民为尚书令。不久,又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 晋阳起兵时,李建成和李元吉尚在河东,李世民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李世民又建功最多。武德二年(619),他首先打败了据有金城郡(治今甘肃省兰州市)一带的薛举,迫使其子薛仁杲投降了唐朝;次年,他接着打退了倚仗突厥势力南攻河东的刘武周、宋金刚;武德四年(621),他又打败了窦建德,消灭了窦建德所建的夏政权,同时迫使占据洛阳的王世充出降,王世充所建的郑政权也随之灭亡;武德五年(622),李世民又率军在河北打败了反唐的刘黑闼军,取得了第四个战役的胜利。李世民领导的这四大关键战役,尤其是平定夏、郑两个政权的胜利,为唐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李世民在起兵反隋和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功业明显超过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但身为次子,不能继承皇位。太子李建成亦深知李世民不甘心久居人下,是自己皇储地位的重大威胁。于是,双方展开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在这场政争中,李渊明显站在李建成一边。于是,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终于爆发了“玄武门之变”。政变中,李世民先发制人,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迫使李渊立自己为太子。不久,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 唐太宗即位后,慑于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威力,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他的进步政策和措施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 贞观四年(630),唐太宗遣李靖平定了东突厥,俘虏了颉利可汗,解除了北边的威胁;贞观九年(635),平定了吐谷浑,俘其王慕容伏允;贞观十四年(640),又派侯君集平定了高昌麴氏,于其地置西州(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东),并在交河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西)置安西都护府。唐太宗对东突厥降众及各族都执行了比较开明的政策,受到他们的普遍拥戴,因而被尊为“天可汗”。贞观十五年(614),以江夏王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和亲于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发展了汉、藏两个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唐太宗是杰出的政治家。但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尤其在晚年,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缺点。亲征高丽,即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 唐太宗初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后来爱重第四子魏王李泰,李承乾由此产生了夺嗣之惧,企图发动政变刺杀魏王李泰,没有成功,被废为庶人。唐太宗为防止身后发生兄弟仇杀的悲剧,贬魏王李泰,改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即以后的唐高宗。唐太宗晚年著《帝范》一书以教诫太子,其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病逝,终年52岁。庙号太宗。葬于昭陵(今礼泉县九嵕山)。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