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宋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县)人,自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成都守文彦博曰:“与可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埃尘不到。”司马光、苏轼尤敬重之。轼,文同之从表兄。文同善画竹,四方之人持缣素请者,足相蹑于门。北宋熙宁五年(1072)调任兴元(今汉中)知府,次年三月赴任;熙宁八年(10'75)10月,任洋州(今洋县)知州。 文同任兴元知府时,先治学校,择行艺之秀者主事,劝勉百姓送子弟求学,公事之余则亲自训导,于是求学者日多,并上《奏为乞置兴元府学教授状》,上奏朝廷。有盗贼杂于街肆,文同遣吏卒侦捕之,皆叩头服罪。士民出游,常苦秦陇恶徒从褒斜道突出剽掠。文同严加整治,盗不敢犯。民苦乡徭代输,文同常革除民间杂徭等积弊。 任洋州知州时,因州城年久失修,境内山高林深,时有盗贼出没。文同上奏朝廷,重修州城,增添兵丁,民赖以安。洋州产茶叶,当时朝廷实行榷茶法,每年洋州须上解40万斤,由茶农肩挑背驮至州郡。其余茶叶,限运四川销售,而四川亦盛产茶,遂致价贱难卖,积压霉变,茶农怨声载道。文同上奏朝廷,废“榷茶法”,洋州民大悦。 洋州有筼筜谷(今洋县纸坊乡砚台山与文家坪之间),茂林修竹,文同暇日常携妻来此悠游,观竹、画竹,品尝竹笋。“自谓偷闲太守,人呼窃绿先生”(《闲书》)。多年的观竹与画竹,使文同终于悟出了画竹之真谛。他告诉苏轼说:“画竹者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文同画竹的至理名言经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的转述而广为流传,后来被归结为“胸有成竹”或“成竹在胸”的脍炙人口的成语。文在洋州修披锦亭、快哉亭;上《论官场榷盐宜预为计度状》,解决民缺盐之难。朝廷遂下令:“尽行榷盐,不许私商兴贩。”文在汉中、洋县留有诗作多首,入其《丹渊集》。还与表弟苏轼、苏辙等多来往诗书唱和。 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