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苏夔(生卒不详),字伯尼。隋代音乐家。京兆郡武功县(治今武功县西北武功镇)人。隋尚书右仆射苏威之子。自幼聪明,有能言善辩之才。8岁时能诵读《诗》,并通晓骑马射箭。13岁时随父到尚书省,与安德郡人王雄比赛射箭,赢得骏马而归。14岁前往太学,与众儒生一起讲论学问,意趣、情调优美,见到的人无不称赞。等到长大成人,博览群书,尤以精通音乐自许。初名哲,其父由此改名为夔,使与传说中始制音乐的夔同名;初字知人,苏威由此改字为伯尼,盖与春秋时精通音乐的伯牙及整理《乐经》的孔仲尼(即孔丘)相连。此举颇为当时有识见的人所嘲笑和讽刺。 苏夔出身太子通事舍人,大臣杨素见到后很赏识他,常常和苏威开玩笑说:“杨素无儿,苏夔无父。”后来与沛国公郑译、国子博士何妥等名流讨论音乐,因见解不同,而百官中大多由于畏惧苏威而迎合苏夔,何妥大怒,遂告发苏威与礼部尚书卢恺等结为朋党。苏威被免去官爵,苏夔也因此受到牵连,讨论遂被搁置。苏夔于是著《乐志》15篇,以抒发其情志。几年后,苏威复职,苏夔亦仍任太子舍人,后加任武骑尉。不久,又因罪被免职家居。 仁寿三年(603),文帝诏令天下举荐通晓礼乐之源的人,晋王杨昭当时为雍州牧,推举苏夔与诸州所荐的50多人谒见文帝。文帝望着苏夔对侍臣说:“惟有这一个人合乎我的心意。”于是拜为晋王友。第二年七月,皇太子杨广即位,是为炀帝。炀帝即位初,苏夔历任太子洗马、司朝谒者。大业三年(607),苏威因受高颎一案牵连被免职,苏夔也随之去官。嗣后复职,历任尚书职方郎、燕王司马。辽东之役中,因功拜朝散大夫。当时,炀帝正忙于经略远方,四方夷狄络绎来朝,炀帝对宇文述、虞世基说:“如今四夷宾服,都来华夏观礼,鸿胪少卿之职,必须由多才多艺、仪容善美、可接待宾客的人担任。”二人都推荐苏夔,炀帝当天拜苏夔为鸿胪少卿。那年,高昌王麴伯雅来朝,朝廷把公主嫁给了高昌王,苏夔因有美好的仪容,被举为主婚人。其后,延安郡(治今延安市)和弘化郡(治今甘肃省庆阳县)一带“盗贼”(指反隋起义军)聚集,诏令苏夔为关中简黜大使。 大业十一年(615),突厥始毕可汗围攻雁门郡(治今山西省代县),苏夔统领城东面军事,奉令构筑弩楼、车箱、兽圈等,一夜而成。炀帝见后称赞了他,因功升任通议大夫。第二年,苏威因罪被除去名籍,苏夔再次受到牵连,最终失去了做官的资格。后来遇上母亲去世,不胜哀痛,卒年仅49岁。 苏夔聪明能干,在音乐方面也颇有造诣,但史家认为他轻躁奸险,品行不端,当是事实。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