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毛鸿宾(生卒不详),字鸿宾,以字行。南北朝时北魏大将。北地郡三原县(治今淳化县嵯峨山之北清峪河西岸)人。骠骑大将军毛遐的弟弟。大鼻子,大眼睛,多鬓须,皮肤黑而肥胖,相貌与别人很不一样,氐人、羌人见到他都感到害怕。他胆略过人,擅长骑射,豪爽洒脱,不拘小节,在兄弟之中,又特别轻财好施。他的哥哥毛遐虽说比他早入仕途,但在本地的影响却没有他大。北地郡(治今富平县东北)一度兵连祸结,战乱不已,乡里都共同推荐毛鸿宾为盟主。他和哥哥相互配合,常常一个据守本地,一个外出作战,二人都被朝廷委任为军政官员。不久,毛鸿宾官至岐州(治今凤翔县南)刺史、散骑常侍,封开国县侯,官爵比哥哥还高。毛遐笑着对毛鸿宾说:“击贼之功,我没落在你后,至于受赏,你却在我前面。可能是以德济人不如你的缘故。”孝昌三年(527),孝明帝元诩因毛鸿宾兄弟所平定的地方较多,于是改北地郡为北雍州,以毛鸿宾为北雍州刺史,同时改三原县为建中郡,以旌表毛氏兄弟的功勋。后来,关西大行台、大司马尔朱天光奉命回洛阳时,凡是他所猜忌的人,不论出自华夏,还是来自氐、羌,都要随他东归,毛鸿宾也因此带领乡中勇壮雄武之士2000人随从。 洛阳城中的人早就听说过毛鸿宾的为人,他一到洛阳,缙绅、士大夫们争着和他交往。不久拜为西兖州(治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刺史。客居倦游之士四座常满,毛鸿宾供给他们的衣食和自己的完全一样。嗣后转任南青州(治今山东省沂水县)刺史。没过多久,征召回朝,被有关机构所弹劾。毛鸿宾闻讯出逃,隐藏在民间。一个多月后,皇帝下特别诏令赦免了他。及至孝武帝元修与大行台高欢发生裂痕,遂任命毛鸿宾为潼关大都督以镇守潼关(在今潼关县北)。永熙三年(534)七月,孝武帝被迫仓皇西逃,途中无以为食,两三天中只能靠涧水解渴,根本吃不到东西。毛鸿宾得知此事,立即准备酒食,迎至稠桑(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北黄河岸边),随从的文武官员才得以解除饥渴。孝武帝握住毛鸿宾的手感慨道:“天寒时的松柏,疾风中的劲草,这正是我所期望于您的。国事平静之日,岂能忘记主人?”因为毛鸿宾是在他的辖区内解救了皇帝,算是尽了地主之谊,故而被称为主人。孝武帝入关之后,仍留毛鸿宾镇守潼关。在高欢率部追击孝武帝并进攻潼关时,毛鸿宾被俘,送至并州(治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忧愁愤恨而死。 毛鸿宾还有一个弟弟叫毛鸿显,一字七宝,是哥哥毛遐的乳母所生,毛遐养育他,认作弟弟,随之姓毛。毛鸿显强悍有力,后来跟随毛遐、毛鸿宾参加作战,经常充当先锋,冲锋陷阵,多有功勋,被封为散骑常侍。大统四年(538)为广州(治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刺史,与骆超镇守东阳(今山东省益都县),城陷,死在东魏。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