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复姓司马,名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左冯翊夏阳县(治今韩城市西南)人,长大后随父迁居茂陵县(今兴平县东北),住在显武里。其父司马谈博学多通,曾从天文学家唐都习天文,从《易》学专家杨何习《易》,从黄老学者黄子习道家理论。汉武帝建元、元封年间(前140—前105)任太史令,所著除《六经要旨》外,又搜集资料,立志著史,未成而卒。 司马迁10岁随父读书,迁居茂陵后,从今文经学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经学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出游,历经长江、湘江、沅江、淮水、泗水、黄河等流域(今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省),沿途考察名胜古迹,访问历史遗迹,调查社会风俗。后不久,仕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曾随驾出巡中原、西北诸郡县(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区)。元鼎六年(前111),奉命出使西南(今四川、云南省)。次年(元封元年),父亲去世,遗嘱继志著史。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职掌天时星历,管理皇家图籍。借此阅读皇室所藏典籍,开始搜集史料,准备著史。太初元年(前104),倡议并主持改革历法,与太中大夫公孙卿、壶遂、典星射姓、治历邓平、方士唐都、落下闳等数十人,共同制定了以正月为岁首的新历,名为“太初历”,从而代替了从秦代沿袭下来的“颛顼历”。“太初历”较“颛顼历”恰当,适应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此后即着手著史。天汉三年(前98),因替投降匈奴的将军李陵辩解,触怒武帝,得罪入狱,遭受腐刑。太始元年(前96)获赦出狱,被任命为中书令。 司马迁自受刑之后,忍辱发愤,艰苦著述。他根据《尚书》、《春秋》、《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等史书与诸子百家著作、官府所藏典籍以及亲身考察、访问得来的资料,终于继承父志,写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史记》130篇,526500字(比今本少29000字),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共约3000年的历史,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民族诸方面的事迹,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其中“本纪”12篇,记载历代帝王世系及国家大事;“表”10篇,记载帝王、诸侯、贵族、将相大臣的世系、爵位与简要政治事迹,分世表、年表、月表三种;“书”8篇,分别记述天文、历法、礼、乐、封禅、水利、经济等制度和情况;“世家”30篇,主要记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世系与历史,以及汉朝丞相、功臣、宗室、外戚的事迹,还记述了在历史上有特殊文化地位的孔子和特殊政治地位的陈涉的事迹;“列传”70篇,这是占全书最多的篇幅,除记述了社会各阶层及各方面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外,还记述了各少数民族及邻国的历史;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则记述了作者的家世与事迹,并说明撰著本书的经过、意旨及作者的史学见解。在全书各篇中,还以“太史公曰”发表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及一些史实的补充。《史记》所开创的纪传体例,已为历代史家所遵循。班固《司马迁传赞》称太史公司马迁“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两千年来,《史记》一直被奉为历史著作的典范。另外,《史记》文字优美,记述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传记文学巨著。司马迁因《史记》闻名于世,《史记》是司马迁的一座丰碑。 除《史记》外,司马迁有赋8篇,均已散佚。唯《艺文类聚》卷三十引征《悲士不遇赋》片断。又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修史的抱负。 《史记索引》注引晋人张华《博物志》云:“太史令茂陵显武里大夫司马迁年二十八,三年六月乙卯,除六百石也。”此应是司马迁28岁时的户籍。其中“太史令”是官,“大夫”是爵,“六百石”是秩,“茂陵显武里”是居住地。司马迁卒年不详。今韩城市龙门原有司马迁祠、墓。1957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曾进行过钻探,得知墓堆底下全是生土,并无墓道。葬地待考。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