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家。广川国(都城在今河北省冀县)人,后徙居茂陵县(今兴平县东北)。年轻时研究《公羊春秋》,景帝时为博士。他降下帐幕讲诵课程,学生们依次传授,先受业的给后受业的讲解,所以有的学生始终没见过他的面。大约有三年时间,他从不看一眼园圃中的花木,其专心致志到了这种程度。平日的进退仪容举止,不合乎礼节的从来不干。学生们都按照师礼尊敬他。 武帝即位后,董仲舒以贤良文学的身份对策,很有见解,被任命为江都国(都城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南)相,服事江都易王,所以董仲舒又被称为董江都。易王刘非是武帝之兄,向来骄慢,好勇斗狠。董仲舒用礼义矫正他,易王对他很敬重。他根据《春秋》记载的自然灾害和某些特异的自然现象的变化,推算出自然界阴阳交替发展变化的规律,并施行于江都国,据说没有不达到预期效果的。中途被废黜而担任中大夫之职,便住在家里,写作《灾异之记》。早先辽东郡(治今辽宁省辽阳市)高帝庙及长陵邑(在今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东北)高帝陵园殿堂遭遇天火,董仲舒推衍解说这些灾情的含义,写出了草稿,还未奏上,被前来看望他的主父偃发现了。主父偃嫉恨这件事,就偷走他的草稿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份草稿交给众儒生看,偏偏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不知道这是他老师所作,说这是十足的愚见。皇上当下就把这事交付有关官吏处治,董仲舒被判处死刑。皇上下诏赦免了他,从此,他再也不敢谈论灾异之事了。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公孙弘研究《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公孙弘却因为能曲意迎合世俗,爬到了公卿的职位。董仲舒认为公孙弘是谄谀之辈。公孙弘因而嫉恨他,对皇上说:“只有董仲舒可以派去担任胶西王的相。”胶西王刘端也是武帝之兄,比江都王刘非更为放纵骄横,多次残害国相、太傅,公孙弘实际上是想借刀杀人。但胶西王听说董仲舒是个大儒师,对他很好。董仲舒担心日子久了会得罪,便托病请求免职。董仲舒共辅佐过两个王国,总是侍奉骄悍的国王。他端正自身以为下属的表率,多次上条陈劝谏抗争,颁布教令于国中,所在的王国因而都治理得很好。等到离职回家闲居,始终不过问家中产业,只是把研究学问、著书立说作为自己的事业。有时朝廷有大事讨论,就派使者和廷尉张汤到家中去问他,他的回答都有确凿的依据。他是年老寿终,于太初元年(前104)在茂陵家中安然去世的。终年76岁。去世后陪葬武帝茂陵,墓丘至今犹存。 董仲舒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起了独特的作用。当初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从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他的学说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之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一套“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神学目的论的思想体系,这个神学思想体系不仅在汉代,而且对后世都有重大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的著作有《春秋繁露》17卷,另有《董子文集》1卷(明卢雍行辑本)。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