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秦始皇(前259—前210),亦称秦王。战国时秦国国君、秦王朝的建立者。庄襄王之子。姓嬴,名政。公元前247年,庄襄王去世后即位,时年13岁。 秦王初即位时年纪较轻,委政其母(即帝太后)。当时秦国虽已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但因为国政实际上为相国吕不韦和宦官缪毐所把持,统一事业没有显著进展。秦王政九年(前238)四月,秦王举行了冠礼,亲理国事。长信侯缪毐冒用秦王御玺和太后玺印,调动京城咸阳的部队和卫队,公开发动了叛乱。秦王发兵进攻缪毐,战于咸阳。缪毐等人被全部捉到,分别被斩首、车裂和灭族。次年,秦王又免去了吕不韦的相职,任用尉缭、李斯等人,对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做了重新部署,并派王翦等大将继续进行统一战争。自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10年之间,秦王坐镇咸阳,运筹帷幄,指挥秦国军队先后消灭了割据称雄的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王政为炫耀其统一天下的功德,确立至高无上的权威,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接着,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维护封建统治、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 政治方面,他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废除了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令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封建法律。同时,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仅迁到咸阳者即达12万户。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将收来的武器销毁后铸成12个铜人,陈列在咸阳宫前。 经济方面,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始皇帝三十一年(前216)下令“使黔首自实田”,促进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淳化县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为秦朝的专制主义统治制造神学依据,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终数六,因而规定服饰皆尚黑色,各种制度都以六为数。又因水主阴,阴代表刑杀,便以此为据,实施严刑峻法。始皇帝三十四年(前213),又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焚烧过去各国的史书和民间所藏的儒家经典及诸子书籍,在咸阳坑杀了以古非今的方士和儒生460多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焚书坑儒”。 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北击匈奴,并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南方“百越”之后,设置闽中、桂林、南海、象郡。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个增至40余个,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北据河(指黄河河套一带)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秦始皇勤于政事,他每天要亲自处理大量的奏章文书,不完成规定的工作量,决不休息。但因专制独裁,刚愎自用,以刑杀为威,大臣们多怕获罪,不敢指陈他的过失。在统一六国之后,他在咸阳一带建筑壮丽的宫殿,在骊山附近修造巨大的陵墓,先后五次大规模巡游,在梁父山、琅琊山、之罘(fú)、东观、碣石山及会稽山等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又派方士徐福率童男童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加深了广大人民的苦难。 以秦始皇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对广大人民所实行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也阴谋进行复辟活动。始皇帝二十九年(前218),秦始皇东游经过博浪沙(今河南省中牟县西北)时遭到刺客狙击。三十一年(前216),秦始皇在咸阳便衣出行,晚上在兰池(位于今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境内)遇“盗”,情势十分窘迫,随从的四个武士奋力将“盗”击杀,为此在关中大规模地搜索了20天。三十六年(前211),陨石堕于东郡,有人刻“始皇帝死而地分”于石。次年,秦始皇巡游途中,于平原津患了重病。他自知病将不起,于是下诏命在上郡监蒙恬军的长子扶苏速归咸阳送葬并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大平台),秦始皇病故。为防意外,秘不发丧,直到遗体运回咸阳,才发布治丧公告。秦始皇去世后,中车府令赵高勾结随驾出游的秦始皇少子胡亥和丞相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长子扶苏自杀。于是,太子胡亥在咸阳袭位,是为二世皇帝。 秦始皇是一位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他13岁即秦王位,39岁称帝,前后在位共37年。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去世,终年50岁,于是年九月葬于骊山。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