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郑国(生卒不详),战国末年的水利专家。原为韩国人。当时秦国不断向东扩张,韩国首当其冲。于是,韩国有人向国君提议说,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来,喜欢兴办各种事业。如今要设法使秦国劳民伤财,无力东出及进攻韩国。商议的结果,就是派水利专家郑国到秦国做间谍,游说秦国君臣,让秦国在渭北平原上修筑一条工程浩大的水渠。郑国到了咸阳,向秦王建议说,如果秦国能让他从仲山(今泾阳县西北)凿渠引泾水至瓠口(即焦获泽,在今泾阳县北),沿着关中平原北面诸山的南麓向东入洛水,全长约三百余里,可以灌溉数百顷农田。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的秦国君臣,很快同意了他的建议,并让他负责实施。工程正在进行当中,郑国来秦做间谍的事被秦国发觉,秦王以此为由,还发布了“逐客令”。秦王打算杀掉郑国。郑国索性实话实说:“开始我是作为间谍建议修渠的,但这条渠修成之后,对秦国确实是有利的。”秦王认为他说得对,终于让他把这条渠修成了。这条渠的总干渠大约自今泾阳县西北的王桥乡木梳湾村西南起,向东经王桥、石桥后折向东北,经马家堡、夹道村,至云阳镇西北,沿嵯峨山南麓向东,经今冶峪河与清峪河交会点向东北,再经今三原县鲁桥镇南,沿楼底坡、康家堡一线向东流去,直入洛水。其工程技术相当发达,系由拦河坝、引水渠、总干渠、支渠、退水尾闾和“横绝”工程等项主要工程组成。渠口选在泾水出峡谷之口,水渠的方向与泾水主流成一适当的夹角。当时郑国在修渠过程中,创造了一种就地取材用石囷拦水的方法,即“每行用一百余囷,凡一百二十行,借天生众石之力以为堰骨,又恃三四里众石之多以为堰势。”泾水流于此,不甚激,亦不甚浊,且堰高地低,故能一泻百里。据《史记·河渠书》载:渠成之后,用来引泾水中含有淤泥的水灌溉关中的盐碱地四万余顷(约相当今480多万市亩),每亩收获粮食一锺(折合今亩产约245市斤)。于是,关中平原成为肥沃的田野,再没有荒年,秦国因此更加富强起来,终于并吞了东方各诸侯国。这条渠遂被命名为“郑国渠”。据《史记·六国年表》载:这是秦王嬴政元年(前246)的事。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