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司马错(生卒不详),复姓司马,名错。战国时秦国大将。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苴、蜀两国互相攻击,分别向秦国告急。秦惠文王想先发兵攻蜀,担心道路艰险,难以到达,韩国有可能趁机袭击秦国;想先攻打韩国,,然后再攻蜀国,又恐怕有所不利。正犹豫不决,司马错与张仪在秦惠文王面前争论起来。司马错要攻打蜀国,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张仪认为攻取三川,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才是统一天下的功业。蜀国僻远,类似戎狄,疲兵劳民,即使夺取了也没有实际利益。司马错说:“不对!我听说:想要让国家富足的必须开拓疆土,想要让军队强大的必须使百姓富裕,想要统一天下的必须推广他的德政。这三个条件具备,帝王的事业就会跟着来啦。现在大王的疆域小,百姓穷,所以我希望先收拾容易对付的国家。蜀国是西方偏僻的国家,是戎狄各族的首领,并且有夏杰、商纣那样的祸乱。用秦军去攻打它,好像让豺狼去驱赶羊群一样。得到它的土地是以扩大疆土,夺取它的财富足以使百姓富裕。攻克一个国家,天下人不会认为是残暴;占有西方地区的财富,天下人不会认为是贪婪。这样,我们一举可以名利两得,还会落个制止暴乱的好名声。如果去攻打韩国,劫持天子,是丑恶的名声,而且不一定有好处!”他进一步说:“周王是天下的宗主,韩国是周王的盟国。周王自己知道将会失去九鼎,韩国自己知道将会失去三川,两国通力合作,依靠齐、赵,联合楚、魏,周王把九鼎送给楚国,韩国把土地让给魏国,大王是不能制止的。攻打天下人不希望攻打的国家危险,攻韩不如攻魏万全。”秦惠文王赞同司马错的看法,决定出兵攻打蜀国。司马错与张仪及都尉墨等从石牛道(即金牛道,自今勉县西南行,越七盘岭入四川境,经朝天驿越剑门关)伐蜀,蜀王亲自率军至葭萌(今四川省剑阁东北)抵御,战败,逃至武阳邑(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为秦军所杀,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逢乡,死于白鹿山,于是平定了蜀国。秦惠文王命司马错镇守蜀地。秦昭王十六年(前291),司马错率军攻魏,夺取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攻韩,夺取邓(今河南省孟县)。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司马错统率陇西及巴、蜀十万之众攻楚,夺取黔中(今湖南省西部及贵州省东北部),楚割汉北、上庸之地给秦,楚国由此大衰,而秦国大业渐成。司马错当初力主攻蜀时曾说:“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矣。”足见其有先见之明。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