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秦孝公(前381—前338),亦称平王。战国时秦国国君。献公之子。姓嬴,名渠梁。公元前361年,献公去世后即位,时年21岁。 孝公即位时,秦国虽然经过献公的一些改革,社会生产有了发展,但仍然比较落后。当时旧的贵族势力很大,并且有浓厚的戎狄习俗。由于多年以来贵族们多次阴谋废立国君,国内政局动荡不定,东方的强国都看不起它,把它当作落后的夷狄看待,诸侯国会盟往往不约请它参与。魏国从东面挤压它,把它逼在西方一个角落里。内部的各种矛盾和来自外部的压力,迫使秦孝公于即位之初,便下令求贤变法。 孝公三年(前359),秦国任用商鞅开始推行变法。孝公十二年(前350),又进行了第二次变法。孝公自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后,国势很快强盛起来。他先与楚国和亲,又和赵、齐结成三国同盟,跟韩国订立互不侵犯条约,集中力量连续进攻对其威胁最大的魏国。到孝公十年(前352),便包围并攻克了魏国的国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城)。此后连续东扩,夺取了大片土地,迫使魏国把国都由安邑迁徙到了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孝公在位24年,于公元前338年去世。当他去世的时候,秦国已由于他大胆支持商鞅实行变法,从一个被东方大国“夷翟遇之”的荒蛮小国,跃入强国行列,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孝公在位期间,除过实行变法外,还做了一件极为重大的事,就是于孝公十二年(前350)把国都迁到了咸阳(今咸阳市渭城区东北滩毛村、窑店一带),并首先“筑冀阙宫廷”。咸阳不仅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都城,而且是秦建立统一王朝以后的都城。后来西汉建都长安,长安城即造在咸阳故城之南,仅一水之隔(中隔渭水)。因此,孝公迁都咸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