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张根泉(1904—1926),字仲超。三原县西张村(今三原县陂西乡西张村)人。其父张景秋,早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归国后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曾任陕西督署军需科长、国民政府监察院专员等职。1939年于重庆遭日军飞机轰炸,以身殉职。张根泉自幼在本县国民小学、高等小学读书,后入省立三中学习。1920年考入天津南开中学。此间受堂兄张宝泉的影响,逐步接受马列主义,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加入陕西旅京青年进步组织“共进社”。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同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不久当选“共进社”文书股主任,为《共进》半月刊撰写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纲领政策。次年初因家贫休学,到澄城县初级中学任教。其间,创办了澄城青年社和直属于共青团北方区委的共青团澄城县支部,任支部书记。同年7月,他出席了在三原召开的共进社等二次代表大会,担任大会通告员和审查委员会委员。秋天,返回北大,继续读书。1926年“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8日,在李大钊等共产党人带领下,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和200多个社会团体的5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反对“八国通牒”。会后,游行请愿,要求拒绝“八国通牒”。当队伍行至执政府前广场时,段祺瑞下令卫队向请愿学生开枪,走在队伍前面的张根泉与刘和珍等进步学生当即被敌惨杀。是日死者47人,伤200余人,被称为“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北京大学为张根泉等死难烈士举行了追悼会。共青团中央给张根泉烈士的挽联上写道:“为革命牺牲方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踏血迹前进不愧勇敢少年先锋团。”张根泉牺牲时,年仅23岁。周恩来曾经赞扬他和他的堂兄张宝泉、父亲张景秋是一家为革命,“父子国殇”。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