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杨秀沅(生卒不详),又名恒孝,字一臣。杨士果(生卒不详),字育泉,杨秀沅之子。清代西安府三原县唐村杨家堡(今三原县徐木乡境)人。 杨秀沅生于乾隆末年。早年潜心儒学,专事科场,至40余岁而无功名。晚年于献陵侧置田躬耕,半耕半读,称其居曰“半半山庄”。他亲至田间耕作,认真总结经验,著有《农言著述》一书,言岁时占验、早晚种植及一切耕锄收获之事。该书是清代关中三大农学著作之一,曾经广为流传,为发展关中农业生产,特别是旱地作物种植,做出了一定贡献。道光末年去世。光绪十九年(1893),知县刘青藜发现其书后,认为此书“事事精详,语语切要”,“如此力农,断无不富”,遂出资刊刻向全县推广。 杨士果自幼读书,道光二十四年(1844)乡试中举,咸丰三年(1853)大挑一等,分任四川泸州纳溪县(治今四川省纳溪县)知县。其母告诫他:“要想做好官,先戒懒馋贪。常念此语,吾死而瞑目也。”杨士果牢记母训,携一子一仆,骑骡赴任。纳溪县城位于纳溪水与长江的汇合处,水陆交通便利,为川东盐运的集散地。杨士果到任后,当地盐商依例奉送白银数百两,名为“常规”,意在拉拢。他一概拒绝,分文不收。随之,经过访查,下令革除了许多陈规陋习和苛捐杂税,解除了商贾和山民的不少额外负担,深受百姓称赞。后因谗言被免去官职,不久忧愤而逝。他为官清廉,死后无力归葬,纳溪县的商贾、山民捐银百余两,送给其子杨友机,杨友机从小受父熏陶,严于自律,他以受人馈赠“非父志”为由坚辞不受。其后,亲携父亲骨殖,与老仆翻山越岭,跋涉数千里,回到三原。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