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路振飞(?—1647),字见白,号皓月。明末北直隶广平府曲周县(治今河北省曲周县)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授泾阳县(治今泾阳县)知县。当时宦官魏忠贤专擅国政,省府官员为了讨好权阉,令泾阳县为魏忠贤建造生祠,路振飞执意不从。吏部尚书张问达因得罪魏忠贤,被迫致仕,家居泾阳。先是被削夺了官爵,继之又责令地方官追索其“赃私”10万贯以助军饷。路振飞故意拖延,不予执行,直至思宗朱由检即位,魏忠贤败亡,其事方寝。 路振飞任泾阳知县期间,鉴于渭河上煤运、粮运、盐运都非常活跃,而泾河水却白白流淌,甚觉可惜。于是,他主张利用泾、渭两水,开发泾河水上运输。他说:“泾河不仅可以行船运粮、运木,而且,仅运煤一项就非常必要。”因为泾阳县人稠地狭,燃料不足,百姓生活用煤大多由陆路车运而来,每担(100市斤)要价不下四钱银子,贵时多至五钱到七钱银子。特别是阴雨冰雪到来之时,百姓即使有米却买不到煤,百姓吃不上饭“非尽是无米之痛”。于是,他派人对泾河进行了考察,发现最浅处的水也有一尺深,完全可以行船。他先请工匠制造了一种“刀船”,去渭河临潼县交口港运煤。试行结果,往返一次共需三天时间,比陆运节省费用十分之七。随之,他令泾阳县各渡口多余的渡船和所造的“刀船”一起连续运煤数次,使泾阳县的煤价由原先每担四钱银子降至二钱五分,成效十分显著。为了发展泾河水运,他下令“有愿备船只由泾入渭搬运各物者,听其制造。”并规定“今后造船、往来,任民自便;商货无税,私船不扰;河中偶有沙石处,官为设法疏浚,违者以不职处。”路振飞将此事报奏朝廷,得到了皇帝的批准,故而明末时泾河水上运输一度大兴。 崇祯四年(1631),路振飞被征召入京,任命为御史。他上疏弹劾首辅周延儒,陈时事十大弊。崇祯六年(1633)巡按福建。后又触犯首辅温体仁,被谪为河南按察司检校。崇祯十六年(1643)升任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淮阳。明亡后,又遭母丧,无家可归,流寓苏州。南明唐王于福州征召路振飞,拜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清顺治三年(1646),清兵南下,唐王走汀州,路振飞追赶,未至而汀州失陷,走居海岛。第二年,赴永明王召,在途中去世。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