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文在中(1552—?),字法充,别字少白。明代学者。邠州三水县文家村(今旬邑县太村镇文家村)人。隆庆四年(1570年)参加陕西乡试,获第一名(解元)。万历二年(1574)赴京参加会试,又获第一名(会元)。当时的人都认为廷试第一名(状元)非文在中莫属。不料廷试时,因对策中有“一气未通,两孽未除”之语,首辅张居正以为是刺伤自己,遂有意压抑,文在中仅得第三甲第二百零二名进士,差一点落第。初授淮安府(治今江苏省淮安县)教授,继任国子监博士,历仕至礼部,任祠部郎。又因冒犯了一冯姓宦官,被降职。后出任长沙府(治今湖南省长沙市)通判。不到30岁时,便倦于仕途,弃官归里。 文在中辞职回家后,在家乡半川府创办了乐育书院,日讲内圣外王之学,先后慕名前来求学者达数千人。他天资聪敏,博览群书。下笔万言,即时可成,当时有“关西夫子”之称。县人习称“文夫子”,相沿至今。平生著述甚丰,有《观宇》、《观宙》、《天经》、《天雅》、《天典》、《天引》、《天朔》、《天极》等传世。当时三水县赋税繁重,民不堪负,文在中写《减粮议》,请求减粮1万石,县人感其恩惠,为之建碑,以寄情思。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