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造祯(?—1968)、徐家成(1918—1991) 徐造祯,凤县南星乡榆林铺人。在凤县、留坝、汉中和甘肃两当、徽县一带行医,用草药治疗跌打损伤,疗效显著。徐家成为徐造祯之子,自幼随父学习草医草药,继承父业。 徐氏父子接骨用药,以生长在凤县浅山、路旁、水沟、荒坡之间的刺龙包、千里光、野菊花、铁干蒿、水芹菜、夏枯草组成,原为秘方,不传外人。其特点为就地取材,自行采集,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其方具有解毒定痛,续筋生骨,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作用,只须捣烂外敷,包扎固定,即可“妙手回春”。因此,名声远扬,省内外骨折病人,来求医者络绎不绝。 徐氏父子在家行医期间,以扶伤助人为本,深得群众好评。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政策感召下,徐家成1953年把秘方献给政府。 1970年6月,徐家成被聘请到南星地区医院。1979年又被聘请到凤县中医院。徐家成到职后,该院即开设骨科病房,设床位24张,配备助手,协助治疗并记载病案,观察草药接骨效果,分析研究和整理临床经验。在治疗中科学地运用现代医疗仪器提供的诊断依据和新的治疗手段,提高了治疗效果。从1980年3月到1984年11月,重点观察各类骨折432例,治愈率达95%以上。并在实践中总结出具有自己特点的“问、看、摸、比、量”五字诊断法,及“拔牵、屈伸、按摩、摇碰、转施、捏挤、折挠、挤合”八大复位手法。1981年由中医董玉国代为撰写《草药治疗骨折临床经验》一文,获宝鸡市科技二等奖。1983年相继整理出《草药治疗开放性骨折的体会》、《草药试治骨髓炎、骨结核七例病案介绍》、《草药治疗挠骨远端骨折的体会》、《192例骨折病例临床资料总结》。这些资料曾提交宝鸡市草药座谈会和陕西省中医外科首届经验交流会,受到较好评价。《陕西日报》1984年9月29日登载《草医徐家成治疗骨病有神效》一文,介绍他15年治疗骨病患者万余人的事迹。 徐家成对六味草药的剂型,在其他中医的协助下,进行了探索性的改进,制成粉剂和油膏剂,便于冬季应用和携带。 徐家成先后带徒弟15名,现已成为凤县接骨外科骨干。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