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城边的一座独立小院里,100多件各式根艺作品争奇斗艳,“连烟灰缸都是我亲手雕的”。王全喜不无骄傲地说。
王全喜虽然出身农村,但父母勤劳能干,家境殷实,1996年高中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当地一家国营旅社,1998年单位改制,他第一批主动下岗。下岗后他摆过夜市、开过澡堂、经营过出租车,直到当了煤场老板,职业才算真正稳定下来。
2005年初,因城市建设他的煤场从城中搬到了城东。“我小学的一个老师就住在我新搬的煤场附近,张老师是位根艺爱好者,家里有数十件根雕作品,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他是个残疾人,只有一只手。很难想象这一件件精美的根雕他是怎样做出来的。”起先王全喜只是看张老师一只手不方便,没事的时候去张老师那里帮帮忙,殊不知,耳濡目染,从小就爱画画的他也慢慢对根雕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2005年的一天,他怀揣着15块钱就出去了,回来时抱着一把手据、一把木锉、一把凿子,兴冲冲地对我说他要开始做根艺。”王全喜的老婆回忆道。王全喜说:“第一次上山挖树根,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早上天不亮就出发了,回来天已经黑得摸不见路了,我满身是土,却两手空空。”但是他并没有放弃,第二天又早早拿着工具出去了,从此开始了他八年的根雕之路,而且再也没有放弃过。
凭着自己对根雕艺术的热爱,业余时间上山、去修路的工地上寻找根材。从最初不雕刻的根造型开始,发展到了“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根雕作品。经过五六年不停的创作、不断地学习,他对根雕艺术的感悟力越来越强,渐渐地能从根的形态里找出它的神韵,找出它的奇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有了今天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做的第三个就卖出去了,而且卖了3500元,连我爸也受我的影响搞起了根艺。”说起这些,王全喜自信满满。
市场上没有专业的根雕工具,只有小型的软带打磨机,没有效率、太慢。传统的手工制作更慢。2009年春节,王全喜和老婆驱车60多小时远赴福建福州学习,引进电动工具。“最初做根雕只是个人爱好,后来做得多了,做的好了,也就有了市场。现在每个月都有可观的收入。”虽然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但他依然很谦虚,不远千里去找别人学习,直到有一天他家不断涌来各地向他学习请教的人,他依旧笑笑说:“我只是个初学者、业余爱好者,和专业的根雕大师无法相提并论,还需要好好跟别人学习”。
王全喜虽是只做根雕,但是在他家墙上四处挂着的字画却有近20幅,“都是朋友送的,大家没事的时候一块交流”,他并没有向我们炫耀他自己的成效,而是津津乐道于黄龙的人才济济、朋友们对他的帮助。“只言他人善,不道自己好”多么难能可贵。
李军是2001年来到王全喜家打工帮忙卖煤的合阳人,如今一晃眼在他家干了11年,冬天卖煤,夏天两人一块上山挖树根、做根雕,如今李军一家三口住在煤场里已经11年了,虽是雇佣关系,但在两家人心里,他们早都已经是一家人了。
本来以为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三口之家的小日子、做着自己喜欢的根雕,每月有不菲的收入,有滋有味,然而在那年夏天,儿子生病突然改变了他的生活。他花光了所有积蓄,欠了很多债,然而儿子还是走了。
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没了,一夜之间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父母整天以泪洗面,老婆一直接受不了,他低着头,在人前再也不说话了,别人都觉得他像变了个人似的。“只有在做根雕的时候,才不会那么想我们家儿子了”,因为对根雕倾注了他所有的心思,因为老天爷又赐给了他新的希望,生活才慢慢地发生了转折。
现在的他,仍然会不时的想起儿子,“想起儿子心依旧会隐隐作痛,但是还是得好好活下去,为了父母、儿子还有老婆。”
“现在越来越喜欢安静,不喜欢人多、喧闹的地方,不再喝酒。现在的日子,就是我想要过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做根雕,修剪修剪盆景,喝喝茶,上上网,偶尔去核桃园、苗圃地干点活,感觉挺好的。”
“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日记里的这句话无疑是他现在内心深处最深的渴望,相信也同时是我们每个人对人生最基本的追求与向往。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