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关麟征(1905~1980) 原名志道,字雨东。陕西户县人。幼读私塾,后在邻村小学读书,17岁考入西安省立第二中学,中途辍学。1924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第三队学习,其间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12月毕业后在何应钦教导一团任少尉排长,随即参加东征陈炯明的战役,后任黄埔军校学生队队长等职,并参加了孙文主义学会。1926年任国民党宪兵团三营营长随军北伐,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直属补充第七团团长,1928年任南京警备司令部第二团团长、第十一师第六十一团团长,1929年任新编第五师副师长,1930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旅长,1932年任第四师独立旅旅长,曾与红二十五军在安徽霍邱激战,同年冬该旅扩编为陆军第二十五师,关任师长。
1933年3月,关率部赴长城古北口,3天歼日寇2000余人,取得古北口大捷,关因功获国民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一枚。1935年3月关麟征部在山西与林彪的红一军团激战,4月该部又进攻徐海东的红十五军团。翌年关麟征晋升为陆军中将,并获国民党三等宝鼎勋章。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关麟征任第五十二军军长,率部在平汉铁路北段抗日,参加保定战役和台儿庄战役。台儿庄大捷后,关升任第三十二军团军团长。之后,关部又在峰县以东、邳县以北的虎山、长山、艾山、连防山一带给日军以重创,1938年夏参加武汉保卫战,1939年秋关升任第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第九战区司令薛岳兼任总司令)。后又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指挥第五十二军、第三十七军、第七十九军和一游击纵队抵御日军进攻5昼夜,逼迫日军从长沙外围撤退,关指挥部队全面反攻,收复全部失地,取得湘北大捷。是战后关升任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并记一等功,成为黄埔学生中担任集团军总司令的第一人。1940年,关部先后到广西西南部和云南等地抵御日军。1943年春,第十五集团军改称第九集团军,关仍任总司令,曾任第一方面军副司令官,直到日本投降。
1945年5月,关麟征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后被任命为东北九省保安司令长官(未赴任),10月任云南省警备司令,不久因参与云南省当局镇压民主运动造成昆明“一二·一”惨案被“停职议处”。1946年7月关调任(成都)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1947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48年8月任陆军副总司令,1949年李宗仁任代总统时关任陆军总司令。是年秋关退出军界,11月偕全家定居香港。
关定居香港后,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不参加任何政治活动,潜心经史,钻研书法,尤以草书见长。1980年8月在香港病逝。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