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杜牧(803~853) 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诗人。出身名门望族,为中唐宰相、史学家杜佑之孙。大和二年(公元828年)进士,初为弘文馆校书郎,因秉性刚直,遭人排挤,后历任淮南节度推官,监察御史,黄、池、睦诸州刺史,晚年任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生于晚唐多事之秋,早年以济世之才自负,甚想有所作为,曾作《阿房宫赋》以讽喻当世。又善论兵,曾注《孙子》。文学上,诗、赋、古文俱佳,尤其以诗的成就最高,与李商隐齐名,被人合称为“小李杜”。其诗歌创作推崇李白、杜甫和韩愈、柳宗元,主张“以意为主,以气为辅,辞采章句为兵卫”。所作诗文,题材广阔,笔力雄健,多陈讽喻时之作,如《河湟》《早雁》《过华清宫》等诗。另一些抒情写景小诗如《泊秦淮》《山行》《江南春》等,读来清新俊爽,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杜牧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尤具爱国热情,散文如《罪言》《燕将录》《送薛处士序》等,或抨击藩镇跋扈,或感慨朝政昏暗,多方面反映了晚唐社会现实。其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笔宝贵的遗产。杜牧还擅长书画艺术,其行草气格雄健,深得六朝人风韵。《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樊川集》20卷,后增补外集1卷。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