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姚思廉(557~637) 字简之。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官吏,史学家。出身官僚世家,其父姚察在陈为吏部尚书,后任隋秘书丞,曾撰修梁、陈二史,未成而卒,临终前嘱姚思廉承其未竟事业。姚思廉少年从父深研汉史,深得家学渊源,隋代累官至代王杨侑侍读。唐贞观(公元627~649年)年间任著作郎、弘文馆学士、散骑常侍,随侍皇帝左右,参与谋议军国大事,后奉诏与魏征等修撰梁、陈诸史。其依据家传旧稿,兼采谢炅、顾野王等诸家著作,经9年耕耘,撰成《梁书》50卷、《陈书》30卷。两部史籍有许多新颖独到之处,如梁代佛教盛行,致使祸国殃民,《梁书》遂不为僧人立传,却对无神论者范缜详作记载,保存了范缜的《神灭论》《无因果论》等珍贵资料;又在《诸夷传》中记述南海诸国的历史、风俗、物产及与梁、陈的经济、文化交往等重要资料。在文体上也有很大突破,在唐初骈体文盛行的文化背景下,姚思廉却一反常规,以散文体述事,记事清晰,文字精炼,实际上起到了开创唐宋古文先声的作用。因其修史有功,唐太宗把其画像列于《十八学士图》,并命褚亮为赞语:“志苦精勤,纪言实录,临危殉义,余风励俗”。
编辑:秦人
|
|
|
|
|
|